第48頁(第1/2 頁)
楊再興忽然一調馬頭,戰馬斜斜跑開,避開嶽飛的大槍。
嶽飛武藝雖高,畢竟見識有限,如今楊再興策馬跑開,嶽飛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便勒停白龍馬,看個究竟。
楊再興見嶽飛停下,正中下懷。一抖韁繩,連抽幾下馬背,那馬發狂似的圍著嶽飛跑起圈來,同時楊再興一挺長槍,連續抖動,無數的槍頭出現在嶽飛的四周。
楊家槍法中的陷阱招式:「十面埋伏」。
各位看官,在馬上格鬥,除了人本身的力量外,還需要藉助馬匹的衝力,所以戰鬥時都是對沖,誰停下來誰吃虧。如今嶽飛停住馬,不能藉助馬力,頓時處於下風。
嶽飛一看,已經明白過來,自己果然是經驗少,連這點陷阱都看不出來。惟有緊守中門,見招拆招。
楊再興到了嶽飛身後,一提手中大槍,從下往上,對準嶽飛後背撩去。
楊家槍法:「蛟龍出水」。
楊家槍法沒有一招是老實的,這招「蛟龍出水」發力的方向與一般前刺的方向相反,若以平常招式抵擋,槍頭就會彎曲變向打人。
嶽飛瞧得清楚,手中大槍往後一攔,往楊再興的槍桿貼去。「開混沌,判陰陽」這一招可是要靠住對手的兵器才能摸到對方的勁,然後做下一步的決定。
楊再興知道嶽飛力大,不願與嶽飛的槍有所接觸,便一招「鯉魚脫鉤」,避開嶽飛的大槍,緊接著「旋風破道」「惡虎撲鹿」「跨虎開山」一連三招,順著嶽飛的大槍往前扎去。
這種打法,在楊家槍法中另外有一個名堂,叫做「纏進」。
嶽飛無奈,把槍往懷內一收,長槍變短棍,順著楊再興的槍勢,往後一攔---「懷中抱月」,外盪勢,要把楊再興的大槍彈開。豈料一攔之下,竟然撲空,原來楊再興早已回槍換招。
楊再興轉到嶽飛側邊,兩人的馬頭是向著同一個方向,嶽飛在前,楊再興在後。
這個時候,楊再興擰腰伸肩,漲骨拉筋,全身勁力已經用到頂處。雙手如絞麻花,也不知道抖了多少個槍花,突然抖起了一大片密密麻麻的槍林,如同排山倒海之勢,向著嶽飛奔去。口中大喊一聲:「殺」。果真是如林推進,擋者披靡。
這情景,就好像是一隻驕傲的孔雀,徒然之間,把尾巴全部亮開。
楊家槍法中的終極殺招:「孔雀開屏」。
此招突然出現,氣勢是如此的磅礴,場景是這般的絢麗。借用白居易長恨歌中的一句詩:「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此招一出,天下的招式盡皆失色。
嶽飛全身都麻了起來,「孔雀開屏」竟然是如此厲害,每一個槍頭都象是實招,連「至誠之道」也察覺不出。一種死亡的感覺油然而生。
這時候的嶽飛,突然陷入一種空明的狀態之中,一顆金丹出現在嶽飛的腦海中,圓坨坨,金燦燦的,形同實質。
嶽飛非常的平靜,四下一片光明,自己也變成了一片光明,只剩下一顆金丹。不但自己身體每一部份都可以在金丹中看到,外部的任何人物景象,在金丹中也可察看得到。人在丹中,丹在人中;人即是光明,光明亦即是人。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
嶽飛進入了一個人體修煉的更高層次了。
嶽飛手中大槍動了起來,一攔一拿,大槍劃了兩個圓圈,一輕一重,一快一慢,一小一大,一水一火。
華山睡仙派頂級丹法之一:「取坎填離」。有詩讚道:取出坎中畫,補離還復乾。
純陽命本固,靈砂性珠圓。
克念全天理,離塵合上禪
採鉛知下手,三疊舞胎仙
陽丹結在陰海中,猶如坎裡一爻碓
擒來離內溫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