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第1/2 頁)
牛皋聽說是周侗先生,納頭便拜,磕得地下「咚咚」做響。
周侗扶起牛皋,讓他帶路去探訪他母親。
於是前面牛皋引路,周侗五人在後面一路同走。走不多遠,來到一處山坳內,有一石洞,外邊裝著柴扉。
牛皋把眾人領進石洞,裡面頗為寬敞,有一枯草鋪成的塌,塌上有一婦人在躺著。
周侗幫婦人把了脈,施了針灸,有取出一顆丹藥,讓婦人服下。
華山的丹藥確實厲害,才一炷香的功夫,婦人出了一身汗,全身輕鬆,便下榻與各位見禮。
坐下之後,牛皋老母將先夫遺命,尋找周侗的話說了一遍。然後從後面的籮筐裡拿出一個葫蘆來。
這個葫蘆比普通葫蘆要大上一碼,外面塗上褐紅色的油漆。年代久遠,有些漆已經掉落。葫蘆頸細長,繫著一大一小兩個塞子。葫蘆體寬大,底座還有一個鏤空的暗銅座墊。
這個就是豹子頭林衝要還給周侗的那個」火葫蘆」。
第二十四章:恨天無把,恨地無環
周侗接過火葫蘆,輕輕撫摸著,睹物思人,不禁黯然神傷。
嶽飛見此,便問周侗:「老師,這火葫蘆有什麼妙處,林師兄一定要歸還給老師。」
周侗搖了一下葫蘆,裡面傳出一陣水聲,周侗便問老母:「裡面可是烈酒?」
老母點了點頭,說道:「先夫有令,非烈酒不可入此葫蘆內,我也不知道原因。只是牛皋也好烈酒,也就拿來盛載。」
周侗又問:「你們知不知道這火葫蘆的用法?」
老母搖了搖頭,答道:「林教頭臨死前遺言,非師門中人不可使用。先夫也就沒有傳下用法。」
周侗嘆息了一句:「都是好徒弟啊!」便領著眾人,走出石洞,來打空曠之處。
只見周侗拿起火葫蘆,用小塞子堵住葫蘆口。從葫蘆底部把那鏤空銅座卸下,從銅座中抽出一條支架,把支架固定在細長的葫蘆頸,鏤空銅座自然位於葫蘆嘴前方不遠處。周侗又向那王貴要來一小截蠟燭,放置在銅座上。這時嶽飛才發現,這鏤空銅座居然還有一個燭臺。
周侗先用火摺子把蠟燭點著,然後左手把葫蘆嘴對著空曠處,右手往葫蘆底部一拍。「呼」的一聲,一條海碗般粗大的火龍突然從葫蘆嘴衝出,沖了五六尺遠才消停。眾人都嚇了一大跳。
周侗看見各人神情怪異,便又在葫蘆底部拍打了兩下,兩條火龍先後從火葫蘆中噴出,氣勢甚是驚人。
周侗再拍時,沒有東西再噴出來,一搖葫蘆,原來已經沒酒了。
嶽飛從周侗手中搶過葫蘆,細細翻看,這火葫蘆真是太厲害了。
眾人回到石洞中,王貴等正準備告辭,嶽飛心細,問周侗可否帶上牛皋母子同行,周侗同意。牛皋母子歡天喜地,收拾好細軟,一齊上路,往瀝泉山而去。
半路上,嶽飛向周侗問起,牛皋那三招鐧法怎麼與欒廷玉那三招餓虎撲食如此相似。周侗長嘆一聲,答道:「我以前幾個徒弟,悟性最高是盧俊義,其次是欒廷玉;而林沖練功最是刻苦,與欒廷玉相互不服。牛皋這三招鐧法,應該是林沖偷學欒廷玉的三招餓虎撲食,自己又不敢使用,便改成鐧法,授予牛皋的父親」
一路無事,三天之後,便到了瀝泉山下。
周侗一行七人沿山路而上,不到半里路,一帶茂林裡現出兩扇柴扉。
周侗就命嶽飛叩門。
只見一個小沙彌開出門來,問聲:「那個?」
周侗道:「煩你通報師父一聲,說華山周侗,特來探望。」
小沙彌答應後轉身進去。
不多時,一陣爽朗的笑聲傳出,只見一個高大和尚走將出來,握住周侗的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