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第2/3 頁)
去。&rdo;
劉濤留在前院,聽侍衛匯報一路上的事,明白了變化的開始。&ldo;有多少人知道?&rdo;
&ldo;知道的人不多,都封口,不會有其他人知道。&rdo;侍衛長肯定說。
&ldo;嗯,下去休息。&rdo;
&ldo;是。&rdo;
劉濤突然覺得牛先民也不壞,只是目標過於遠大,身份低微,能力弱,所以怎麼努力都得不到想要的東西。
正文 一百四十九、心中英雄
一百四十九、心中英雄
新帝登基百日給先帝上香,宣帝專門留下劉濤。
將劉濤帶到明太宗(朱棣廟號)墳墓前,劉濤三步一叩首,給太宗行大禮。
宣帝看著,看著劉濤磕頭。
等他站起來,宣帝問:&ldo;朕和先帝在你心目中是什麼地位?&rdo;
&ldo;皇帝陛下。&rdo;
&ldo;祖父太宗?&rdo;
&ldo;英雄,誰也無法替代的英雄。太宗不是&rdo;
劉濤毫不猶豫的語氣讓宣帝不悅,雖然早就知道有些人是不服他父子二人,有些人只忠心於太宗皇帝。但真到聽到還是有些不悅。
&ldo;也就是說這天下只要是老朱家坐,你們都會效服是不是?&rdo;
劉濤躬身不語。
&ldo;如果朕讓你去打漢王,你去不去?&rdo;
&ldo;臣遵旨。&rdo;劉濤跪下領命。
宣帝被塞得無話可說,他討厭這樣的臣子,他想像皇祖父一樣受到各方愛戴,被一群人死死的維護著,不管說什麼做什麼都有前赴後繼的人去支援去完成。
&ldo;如果朕要遷都回南京呢?&rdo;
劉濤站起來正視宣帝,&ldo;您不會。您心懷天下,知道百姓的現狀,您不會再做如此勞民傷財之事。&rdo;
宣帝嘲笑,&ldo;說這麼多還不是阻止朕遷都,不過是為了維護皇祖父的意圖。&rdo;
劉濤再次躬身,&ldo;陛下,您真的贊同那些大臣說的遷都無用嗎?難道遷都真的沒用?宋朝京都在南方結果,國界只是彈丸之地;元朝京師在北京,國界卻遼闊無邊。只要控制北邊,中原扔在控制之中。誰能讓他們安居樂業誰就是皇帝。&rdo;
中原地區是全國的糧倉,所以受到極大的控制,當地百姓的奴性強,只要知府保證他們有田種,管他誰是天子。
所以每一朝皇帝只需要控邊,內部就會極大的安全。都城所在地決定著國界的大小!
&ldo;北邊一直是大患,蒙古鐵騎給他年就會侵邊,給他十年就會捲土重來。北京做京都,實際上是利大於弊。
隨遇而安是儒家的教條,大臣們不喜歡那就學會喜歡,不習慣也得習慣。現在不習慣以後總會習慣,瓦刺、馬哈木現在不來以後總會來。古往今來,北邊什麼時候安息過?&rdo;
&ldo;放肆,這是你與朕說話的態度?&rdo;
劉濤不緊不慢躬身,&ldo;臣該死。&rdo;
宣帝是看出這位臣子,是一點認錯請罪的態度都沒有,真的不在乎?
看宣帝步伐知道宣帝是不高興的,但宣帝並沒有過多責罰,說明宣帝是知道北邊國防的嚴重性。
不過現在是攘外必先安內,國內的漢王已經蠢蠢欲動,大戰一觸即發。
秦素蘭在做衣服,小乖給母親準備絲線,順便學習分顏色。突然小乖站起來,向外跑。
秦素蘭放下手中線,&ldo;您回來了。給您做了件新衣服,先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