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第1/2 頁)
&ldo;也是,那吳通判再怎麼折騰也不能壞了這規矩,都是一家人,他也說不上什麼話,若不是靠著周先生,他能不能坐上這通判還是個問題。&rdo;
&ldo;阿祿,等阿政那自鳴鐘的作坊開始出貨的時候給他吳通判也送上一座,告訴他是咱自家做出來的。伸手不打笑臉人,這樣他還能有什麼話說。&rdo;
&ldo;老爺放心,這事不成問題。&rdo;
第二十二章 新年
崇禎十年馬上就要過去了,松江府的吳通判也算是忙完了一年的公務,按照慣例,是要等著上頭來考評的。考評好的便是個政績,以後可以往上升;不好的或是中等的則便是個話柄。雖說朝廷不能馬上就有什麼決定,但若是得罪了什麼朝裡的大佬,抑或是壞了不成文的規矩,那這考評便是個依據。烏紗帽到時候不保不說,有時候命都得搭上。
吳通判本名是叫吳松原的,能坐上目前這個位子,也是一個精明的人。早年因為上下打通了這關係,才獲得松江府裡面這一個實缺。按照大明的規矩,不得在本地為官,這吳松原本是鎮江人,便被送到這松江。
若是在嘉靖朝,到這松江來做官,十有八九是要倒黴的。原因很簡單,這東南海邊竟鬧倭寇啊。時常就有那麼群的從海上泛舟而來,到了陸上,大明衛所裡的兵勇那是見到倭寇就自己先撒丫子跑的,哪裡會管老百姓。這樣的結果便是老百姓遭了殃,於是朝廷便會下旨斥責這當地的官員,所以沒人願意來這裡做官。
好在後來出了戚大帥,這倭亂才算是平靜,這松江地界才算重新變回了魚米之鄉。吳松原來到這裡後那可是肥了起來,千里做官只為財,這大明上下,若說從不貪贓枉法的,就只剩下那把自己閨女都餓死的海剛峰了。
吳通判做官還是很懂這其中的道理的,知道佔了便宜不能自己獨吞,還要上下繼續的打點,否則這位置便做不長久。同時搜刮的也不能太緊,否則也是會出事情的,考評上就要有問題,便也學著其他的官員,自己也做起生意來。當然不是他親自做,而是找自家的親戚什麼的。
這做生意在這些讀書人看來可是賤業,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這可是太祖爺當年定的規矩。但這些官員們又都要過那錦衣玉食的生活,貪墨的銀子也是有限,終趕不上自家也有這生意,且這生意做起來可是不交稅的,大明的稅可都是從地裡頭刨出來的。這些年往南洋去的船若是回來了便是十倍的利潤,這些讀書人沒有幾個是傻子,也沒有誰像海剛峰那樣跟錢過不去。於是都暗中做起生意來。有的則是那些大海商主動掛靠在他們身上,做官的有很多便利的條件,也有權利,這樣做起生意來便是事半功倍了。
這松江府的周家便是掛靠著這吳通判,若非如此,那生意便是做不得了,衙門裡的差役便會三天兩頭上你這來鬧。
但倒黴的老周卻不知什麼原因得了這病,躺在床上便起不來了,這生意便淡了下去,除了自己治病,還要給這吳通判孝敬,所剩便是越來越少。甚至這一年來都是在賠老本。好在這周迅懂事的早,勉強能撐起這個家。
臘月二十二這天晚上,這吳松原的書房中仍舊燈火通明,府裡面伺候人的丫鬟僕役都知道自家老爺是在準備這考評的事。
書房裡此時只有吳松原和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
&ldo;阿直,快到年關了,那周家的事情也該有一個了結了吧。這都好到一年了,明天該收口了吧。&rdo;吳松原只是不鹹不淡的在那裡說著,但這被叫的吳友直卻在那裡點頭哈腰的,臉上滿是諂媚。
&ldo;十三叔放心,這次管包不會出現上次那樣的事,我都讓阿飛他們準備好了,到時候只管拿了他家的地契到衙門裡來畫押轉戶。那周家現下就剩下那個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