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5 頁)
戰略學術會議”,一名西方學者開口就責備他“輕易放棄”了對1957年黑虎蹤跡的調查,譚邦傑在會上沒有做任何解釋。回國後,他在本子上寫下了一句“他怎能明白,那是在‘階級鬥爭壓倒一切’的時代呀!”
這一年,譚邦傑的調查和統計結果是,動物園圈養的東北虎還剩下100多隻,華南虎在各動物園圈養了30多隻,中國以外的地方,只有莫斯科、日本多摩共養了5只。
野生華南虎雖查無蹤跡,但各專家估計,也許?可能?還有40只?護虎者譚邦傑荒廢了22年業務。中國的老虎也在這20多年間迅速地失去了蹤跡。
“*後工資也只有80、90塊錢,買了那麼多國外資料,還經常跟國外同行通訊,這些費用得多高啊”,譚保華說,他的父親經常連寫稿子的稿紙都沒有。
■ 呼籲
“華南虎作為一個珍貴的亞種,正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1984年,從保護單一物種到生態環境保護的觀念還沒有普及,漸行漸遠的華南虎快要淡出人們的視線了。譚邦傑坐在一盞老式檯燈下,給林業部門寫信、給《大自然》雜誌撰稿——為了華南虎不成為第四個被滅絕的虎亞種(虎的8個亞種中,巴厘亞種、裡海亞種、爪哇亞種已滅絕)。
此時,華南虎行將滅絕,而《野生動物保護法》仍未出臺,直到4年後,這部法律才姍姍來遲。在漫長修改和立法過程中,老虎等不及了,自然死亡了,被殺了,或者遠走他國。
同樣等不及的譚邦傑還在不停地想辦法,“只靠消極的禁獵已難挽救,只有採取積極措施,比如在關鍵地區,儘快建立自然保護區才能奏效”。
在北京動物園北門外的小平房裡,一臺老式英文打字機,擺在一張用木板拼接起來的小桌上。木頭椅子,低矮的木書架,構成了譚邦傑的學術世界。
這時的譚邦傑想寫文章,最缺的就是資料,他的藏書和自己在1950年代寫的書抄家時損失慘重。“他的每本書我都有”,譚邦傑的朋友天文學家李元說,“有幾本我儲存了20多年,抄家也沒抄走,我又給他送回去了”。 。。
尋找 Tiger Tan(4)
譚邦傑提出“就地保護”思路:在小興安嶺創立一兩個東北虎的保護區;在湘西、閩北、贛南、粵北、鄂西、貴州等地,找幾處理想的地點,建立華南虎保護區;在西雙版納和藏南地區,開闢孟加拉虎保護區。燈下的老人在腦海中構建出一派生機勃勃的自然界:“在虎的‘保護傘’下,許多其他大小鳥獸以及各種樹木也一同受到保護,豈不是好!”(譚邦傑1980年3月文稿)
“異地保護”的措施是,全國選出幾家有條件的動物園,建立起東北虎、孟加拉虎、華南虎的繁殖種群和譜系簿,集中優良種畜,保護血統純潔。他認為這樣堅持下去“不難越養越多,但這項工作必須與保護區互相協作。”
在他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中國各動物園,有華南虎30只,他們是1950年代6只野生華南虎的後代。
三年後,蘇州動物園的黃恭情從南昌買了一對華南虎,一個月後,雄虎死亡,剩下147號雌虎。又過三年,蘇州動物園從南昌引進了147號同父異母的虎弟157號。開始了“異地保護”的實踐。
■ Tiger Tan
1986年4月12日至17日,譚邦傑等4位中國代表出席了在美國明尼蘇達舉行的“世界老虎保護戰略學術會議”,將華南虎瀕危現狀報告給大會。經過幾番爭議,終於把這種中國特產的亞種作為“最優先需要國際保護的瀕危動物”。
24年後的今天,一張會場現場彩照已經色彩剝落,但是仍能明確地判斷出,正傾斜著身子演講的譚邦傑,右手指著中國地圖上“上北下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