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5 頁)
足見這位保育會理事長對昔日這段經歷的看重和懷念。
1991年4月28日,適逢臺灣保育生慣例的母親節聚會。年逾9旬的宋美齡再次出席*,並發表訓辭。她說,“屆值社會中多人迷失為人處世之正途,爾等曾受愛心恩澤,更切身經歷艱險苦難舉目無親之痛楚,當經已訓誡子孫,故確信彼輩絕不在其列。茲盼爾等各盡己能,回饋社會,若遇有損及國家情事,應具敢言敢為之膽識,挺身而出,擇善固執,雖千萬人吾往也。”■
>>1946年,湖南衡陽育幼院收容難童合影。圖/FOTOE
>>1938年,討飯的孤兒。日軍發動侵華戰爭,造成無數命運悽慘的孤兒,他們流離街頭,衣食無著。圖/FOTOE
>>鄧穎超與*的合影。*的母親趙君陶一直擔任直屬第三保育院院長直到抗戰勝利。1941年,*到延安,進入延安保育院。圖/FOTOE
>>20世紀40年代,廣西遣返回鄉的受災兒童。圖/FOTOE
>>2007年3月10日,原保育院兒童,著名國畫家柳青夫人(右)將先生、丈夫生前的畫集贈送給當年撫育過難童的劉媽媽。(注,柳青1946年至1949年間曾在抗戰保育院裡任教)。圖/IC
>>20世紀30年代,保育院裡的姑娘們正哄孩子。 圖/FOTOE
善,解人意(1)
——看紀錄片《目送1949》
文┃鄢烈山
這部紀錄片和龍應臺的書,正如她所宣示的,不是為了分辯誰對誰錯,而是懷著大悲憫,講述在國家機器的巨輪碾壓下,在時代風浪的萬頃波濤中,個人命運如一粒微塵一片樹葉的無奈和無常。
2010年5月29日晚上,中山大學梁■琚堂舉辦了紀錄片《目送1949》在祖國大陸的首映式,龍應臺在放映完之後與觀眾交流。片名叫《目送一九四九》,顯然巧妙地聚合了龍應臺兩本書的名字,其實主要還是與寫60年前滄桑鉅變的那本《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有關。這部紀錄片是龍應臺採寫那場導致兩岸分治現實的歷史鼎革時,臺灣稻田電影工作室的製片人和導演王小棣、黃黎明,追隨她的行蹤拍攝了150多個小時的素材後,剪輯加工而成的99分鐘的作品。紀錄片與龍應臺的那本書,本是同根生,不僅互相印證,也互相補充;不僅更直觀更感性,也有它獨特的視角。螢幕上出現的受訪物件,除了龍應臺父母雙方的親人鄰里和長春市的一位長者,面對觀眾暢所欲言的大多是臺灣人,所以,整個紀錄片更多是講臺灣人的經歷和感受,他們的感受與我這個大陸人是相通的,可以產生很多聯想和感應。
我感覺,就像龍應臺的那本書一樣,這部紀錄片與其說是歷史故事,還不如說是生命故事、情感故事,它引導我們關注的是人,是生命,是感情。你看,紀錄片開場是龍應臺去臺灣探望老母,失憶的老人家認不出女兒了,很禮貌地誇龍應臺漂亮。可就是這個衰弱老嫗,當年孤身一人在兵荒馬亂中將兒子帶回湖南衡東的山鄉,託付給他的祖父母,自己去亂世敗軍中尋夫;為了謀生,原是軍官太太的她,在臺灣開過店鋪,賣過電影票,織過大漁網,自己下河打草養過豬……如今她不識女兒的音容,卻記得她已淹沒在千島湖中的浙江老家、一輩子魂牽夢縈的淳安。片子的結尾是龍應臺與她的小兒子飛飛(菲利普)通電話,接到“兵單”的兒子與她討論德國人的民族性,這個民族有過暴行出過希魔,也會寫詩出過歌德……母親與自己懷抱中長大的兒子平等討論,教她不能不感嘆生命的奇妙!
生命是這麼短暫,這麼奇妙,可是從前乃至如今,卻有許多人不懂得珍惜自己、珍惜他人的生命;其最嚴重的結果就是,發生其實並沒有勝利者的創深痛巨的戰爭。人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