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血戰臺兒莊1(第1/2 頁)
南北戰場同時失敗,委員長怒火攻心,一封電報拍到北方,對逃到黃河以南的人破口大罵,大家被逼無奈,只能卷好鋪蓋,壯著膽子回到山西,閻錫山躲在晉西走鋼絲,傅作義跑到草原苦練內功,衛立煌藏到晉南的山區玩遊擊,大家各展所長,和日本人鬥智鬥勇,互相傷害,實在是過的不容易。
日本人南北兩場戰役都取得勝利,把國軍精銳都打殘了,可蔣介石表現得很有骨氣,雖然被打得很淒涼,但就是不投降,讓日本人很不爽,決定繼續往死裡打,打到蔣介石服氣為止。
怎麼打很重要,打仗需要調兵遣將,需要強大的後勤支援,越是先進的軍隊,對後勤的要求越高,坦克大炮重機槍,子彈炮彈炸彈,這些玩意靠人扛馬拉速度是很慢的,何況民國時期道路基礎設施奇爛無比,沒什麼正經公路,都是泥巴路,雨天泥濘不堪,晴天灰塵滿天,到處都是坑,看看現在的尼泊爾和阿富汗就知道是咋回事了。
強行在這種道路上行軍,速度奇慢不說,汽車之類的交通工具損耗將極度驚人,比如輪胎磨損就很驚人,日本國內既沒有橡膠也沒有石油,這些玩意全部要用外匯向國外購買,這麼打下去成本高的驚人,玩不了多長時間日本自己就破產了。
用鐵路才是最佳選擇,成本低效率高,火車可以把人和武器迅速轉移,只要籌劃得當,一個師團可以當幾個師團用,道理很明顯,在需要出兵的地方,火車咣咣鐺鐺就把隊伍送過去了,國軍還在用11路公車飛奔的路上,仗打完了,隊伍還沒到。
運輸效率是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當時的中國,有兩條鐵路大動脈,一條叫津浦線,貫穿南北,一條叫隴海線,貫穿東西,這兩條鐵路的交匯點叫徐州。
這種可以通向四面八方的地方,就是戰略要地,一般命運都比較坎坷,大家都很喜歡,都想擁有,比如阿富汗,可以通向東南西北亞,每一個有實力的大國都想把它捏在手裡,這塊地方就成了帝國勢力角逐場,亂成一團,盛產毒品和貧窮。
徐州在古代叫彭城,這樣說出來大家就有印象了,當年猛男項羽就定都在這裡,楚河漢界的一陣廝殺,血流成河,在徐州混過的名人無數,隨意列舉下:曹操、宇文化及、李世民、黃巢、張士誠、李自成、史可法、曾國潘等等。
光看這些人名,大家就應該知道這個地方流了多少血了,每次發生全國性的戰爭,這裡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兵者,凶兆也。
日本人想幹什麼事,國府肯定要加班加點給他們添堵,畢竟讓敵人痛苦,就是我們最快樂的事情,何況生產資料和重要人員向西南轉移也需要時間。
抗戰時期全國劃分為幾個戰區,這個大家沒必要太關注,畢竟這些戰區經常變來變去,當時徐州這一塊歸李宗仁管,雖然只是一個軍閥頭子,但不妨礙他有一顆愛國的心,看著日寇在中華大地肆虐,李宗仁決定給日本人上點眼藥水。
這裡就要提到韓復榘,這哥們本來是馮玉祥手下的悍將,後來觀察形勢不妙,果斷投向老蔣懷抱,很快發現老蔣說話就跟放屁似的,答應的好處一樣都不給,只安排一個山東省主席的職務,後來老蔣發現國府派到山東的工作人員經常莫名失蹤,知道是韓幹的,不過實在騰不出手收拾他,只能面和心不和的暫時這麼過上了。
各地的軍閥們和老蔣都是面和心不和,多一個韓復榘也沒啥,關鍵是西安事變的時候,韓復榘公然支援張學良,這就讓老蔣起了殺心,隨時準備找機會幹掉韓。
機會很快就來了,日本人攻佔山西后,接著就進攻山東,韓復榘居然一槍未放,就跑了,這就純粹是找死了。
韓的腦子還是不行,看不清楚形勢,把中日戰爭當成軍閥搶地盤了,從淞滬抗戰開始,哪個軍閥敢不戰而逃?在民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