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立儲大典(第2/3 頁)
得很,雖說登基這麼些年,他一直努力擺脫太祖的影響,可是有些人、有些事不是他相忘就能忘掉的。開寶皇后還在,朝中心繫太祖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不敢冒然就把皇儲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如今開寶皇后病重,他只需要耐心等待就行了。
元侃想明白了父皇的苦心,聯想起二哥趙元僖生前的種種小動作,不覺又是一聲嘆息。
“浴佛節”過去沒多久,開寶皇后病逝。其梓宮遷於已故燕國長公主(宋太祖妹)府第,權殯普濟佛舍。既未能與太祖合葬,神主亦沒有配享太廟。
開寶皇后病逝兩個月後。太宗下旨,詔立壽王元侃為皇太子,改名趙恆。以尚書右丞李至、禮部侍郎李沆為太子賓客。同時,罷平章事呂蒙正為左僕射,以參知政事呂端為戶部侍郎、平章事。
自五代十國以來,戰亂及政權更替頻頻發生,冊立皇太子的盛大儀式被廢棄不用時間達近百年之久,太宗決定將這一冊封大禮重新啟用。為了能讓冊封大禮順利、隆重地進行。太宗特命翰林學士宋白為冊皇太子禮儀使,在有司確定冊禮程式後,又親自過問具體細節。
至道元年的九月丁卯,秋高氣爽,又是黃道吉日。太宗御駕親臨朝元殿,為皇太子趙恆舉行冊封大典。
,!
朝元殿中,禮樂陳列如元會之儀。皇帝著袞服,戴十二旒冕的平天冠,設黃麾依仗及宮縣之樂於殿外庭中,文武百官早已就位等候。
吉時已到,皇太子著常服,騎馬來到朝元門外,進入幄賬,在大內司儀服侍下,換上皇太子大儀所用的十二梁遠遊冠、朱明衣,由太師、太傅、太保和少師、少傅、少保這三師、三少的東宮官員引導進入朝元們,入殿到正中位置。
太常寺博士引著中書令到西階解下劍、履,升殿到御座前,跪服聽宣。
宣制畢,由東階至太子位東,南向稱“有制”,太子再拜。
中書侍郎引冊案就太子東,中書令北面跪讀冊畢,太子再拜受冊,授予右庶子;門下侍郎進寶授中書令,中書令授太子,太子授左庶子,各置於案頭。
由黃道出,太子隨案南行,樂奏《正安》之曲,至殿門,太尉升殿稱賀,侍中宣制,應答如儀。
皇太子站起來,緩緩走向朝元門,文武百官夾道山呼,一時間鼓樂齊鳴,普天同慶。
知待詔胡旦站在朝班列中,望著接受百官朝賀的皇太子,一時五味雜陳。人群中如眾星捧月般被簇擁的皇太子趙恆突然變成了趙元佐的模樣,胡旦連忙揉了揉眼睛:原來一切只是他的幻覺。
禮樂華章朝天奏,幾人歡笑幾人愁。不知道這喧鬧之聲,是否也飄到了南宮內庶民趙元佐的耳中?
《正安》之樂已近尾聲,太子出朝安門乘馬還宮。
皇太子儀仗頂上紫色勳帶在胡旦眼前飄然而過。
茫然間,一隻手搭上胡旦的肩頭。胡旦急轉身,迎面正碰上王繼恩那雙似笑非笑的眼睛。
“儀式馬上結束了,官家要賜宴於朝堂,胡旦兄在這裡發什麼愣呀?”
胡旦瞧了瞧四下,悄聲說:“王大人最懂胡某人的秉性,似這等烈火烹油、錦上添花的盛事,胡某人最不喜去湊它的熱鬧。”
王繼恩微微一笑,眼睛卻向南宮方向瞄了一眼,輕聲問:“胡大人可願借一步說話?”
胡旦會意,點了點頭。
待胡旦抵達時,參知政事李昌齡、京都名士潘閬已然等候多時。
胡旦本是原楚王趙元佐府中翊善,李昌齡是元佐移居東宮時的少傅,都是昔日元佐舊臣。當年楚王瘋病被囚南宮後,許王元僖大肆清洗原楚王府舊僚,胡旦李昌齡等人均被降職流放異地。直到元僖死後,一眾楚王舊屬,才慢慢回到京城之中。
潘閬早以詩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