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弈牌(第1/2 頁)
話說賈政拘著許扶搖出了大觀園,自榮國府北門進入,一路南行至外間小書房來,坐館先生房弘文已在書房吃茶。見東翁進來,忙站起身來叉手行禮。
賈政道“先生如常自便即可,我今日得閒,到此看看他的課業罷了。”
弘文聽說,也不多禮,當下如常講授。至午時下學,賈政令許扶搖自去,然後詢問先生“犬子課業可還使得?”
弘文道“貴府公子聰慧過人,加之根基紮實,更難得的是這份勤勉,如今只一月,竟可將‘四書’一字不差記下。期間至聖道理,亦能解得清楚明白,偶有所惑,只需稍作提點即明。依學生所見,再有個數月溫習經義,將‘十三經’俱讀了,可以科舉矣! 今年縣考已過,學生到有意著令公子參加明年縣試。”
賈政聽說,略皺了皺眉道“我們這樣的人家,子弟原可以官生入鄉試,便是入監進學亦非難事。只犬子頑劣,不肯讀書,怕是年幼不堪考比。”
房弘文心知賈政擔心這位寶二爺在縣試落榜面子上不好看,卻道“如此東翁倒是可以放心,令公子根基紮實,才思敏捷,區區縣試必是無礙的。他自個兒也有意一試,道多些經歷以備大比總是好的。”
不提賈政這裡躊躇定奪送許扶搖參加來年縣試。卻說初夏下午的怡紅院,倒是熱鬧非凡。李紈攜著寶釵黛玉並三春等眾美齊聚,紫娟、鶯兒等七八個丫頭在一旁服侍,加上怡紅院裡十來個丫鬟,這一院子竟聚齊了二十多個青春妍麗的少女,直將那滿庭的玫瑰芍藥都比了下去。
此時申初時分(下午三點),正是長安初夏未涼時,陽光和煦,微風可人。一眾妖嬈大多午睡剛起,圍坐在怡紅院西面遊廊一側,此處正好有一片斜陽投下的陰涼,當中一張棗木書桌從內室移至此處,西首繡墩上坐著李紈、湘雲、寶釵、迎春,東首坐著黛玉、探春、化身惜春的貞德,還有襲人。晴雯和麝月兩個立在南北兩頭打點服侍。其餘眾丫鬟自在廊下或坐或臥,各自談笑玩耍。眾女皆輕衣羅裳,裙袂翩然,雖已初夏,卻是一副“滿園春色關不住”的光景。
桌上壘著一摞紙牌,背面向上,俱是一水的鵝黃箋樣式,只紙張略厚,不同於尋常箋紙。圍坐的八人面前,俱各自擺有一個巴掌大的精美竹簡,這些竹簡卻是正面朝上,各自畫有人物形狀。竹簡之下,是一塊二指寬的竹籌,不同之處在於這竹籌上瓚了數顆亮銀花鈿,竹籌套在鞘裡,拉開即露出幾顆花鈿來,做工端是精細華美。
除此之外,桌上並無它物,只寶釵面前擺著一方玉質的小璽。
晴雯笑道“各位豪傑既已歸位,請邀牌!”
於是圍坐各人皆依次從鵝黃箋紙牌中夾起一摞,亮了牌面後放回。麝月一一記下點數,待眾人全數邀過,道“卻是寶姐姐十二點黑桃最大,當先手。”
寶釵一笑,伸出雪白的手臂,就臺上鵝黃箋紙牌擎了六張在手,坐寶釵左手的迎春隨後也擎了四張,然後是對面的襲人,一圈下來到湘雲止,各人手上俱有了牌。
寶釵見眾姐妹都有了,笑道“這局得了劉皇叔,然則我卻是個難辨忠奸的昏君,只好胡亂施為了。下首坐著個呂子明,怎麼看竟像個奸臣,如此二妹妹得罪了”。於是手撫玉璽道“我欲殺呂子明,蜀將何在?”
對面襲人面前竹簡上畫著一面目清秀,銀槍銀甲的小將,牌上角書有魏碑“蜀”字,“蜀”字後跟著一串四枚血紅勾玉,“蜀”字下方變體小篆寫著“虎威將軍趙雲”,牌下方還寫著若干小字。見寶釵發令,襲人自手內擎出一張牌來擲於桌上,見此牌對角畫著符號,卻是一枚杏紅的方菱,方菱內側標有阿喇伯數字“9”,牌面正中工筆畫著一員小將側身避開透紙捅來的長槍,留白處用行書寫著一個大大的“閃”字。
襲人擲出牌來,口中拈道“龍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