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萬曆新明小說解說 > 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巡(六)

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巡(六)(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我不叫謝石頭穿越到大唐,我囤積了萬億物質星落門極品皇太子之貞觀永治聯盟:開局收徒李哥的我,無敵了四合院之開局娶個售貨員穿成惡毒反派,主角被撩瘋!重生逆襲:智謀登峰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精靈:開局撿漏玉蟲石板我在北魏的鐵血生涯崩壞世界的守護者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二喬,咱倆稱呼各論的好不好崩鐵:阿哈跟你心連心黑神話,不通關就滅世?我來助你穿越大明成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年代:四合院裡的情報員三國軍神漢末三國之北疆幽冥

嘴巴,無意義的開合兩下,卻發不出聲音來。

此前歷次洪水,邸報上說掘開某某堤壩分洪以保祖陵,耿定向從未覺得有什麼奇怪。如今被申時行一問,卻又覺得好奇怪——為什麼要用百萬人的家園性命,去保二百年前的一座墳塋?

其他諸臣也近乎被申時行的強大邏輯說服,一時間,殿內鴉雀無聲,申時行微微一笑。

朱翊鈞確信申時行適才所說與潘季馴無關,因為此前與潘季馴銀章直奏往來,說的理由不是這個。那麼申時行所言,就是已經提前預料到祖陵之事——真有宰相之才也。

可惜,當年他的老師曾在自己心裡埋下了一根毒刺。

目視申時行,朱翊鈞溫言道:“瑤泉先生之言,深得朕心。眾卿另有議論否?”這就是要一錘定音的意思了。

誰知還有頭鐵的,刑部侍郎趙志皋躬身奏道:“陛下,臣考諸史,僅金宋相爭時,完顏亮遷過祖墳,其後徵宋大敗,兵變被弒,諡‘海陵煬王’,終貶為庶人。其後不足百年,金又被蒙元所滅。雖然風水之說非聖學所倡,然天意難問,不可不懼也。”

金國第四任皇帝完顏亮是一個風流到極點的人,其遠大志向和事蹟載於青史,也被諸多小說話本借鑑:“無論親疏,盡得天下絕色而妻之。”

趙志皋將此段歷史拿出來講,眾臣都為之捏把汗。

潘季馴生怕皇帝因此罰罪趙志皋,忙插言道:“江山之固,不必在風水。設若風水有用,桀紂、煬帝等不能亡天下。再說,完顏亮非亡於遷祖墳,亡乃於窮奢極欲引發金國貴族內鬥,少司寇不要胡亂聯絡。”

趙志皋雖然政治傾向守舊,但在變法的大氣候下並未表露的十分明顯。因為人寬厚,被朝臣視為長者,頗得敬重。因此,潘季馴緩頰之言一出,眾人都點頭稱是,以緩和殿中氣氛。

趙志皋見潘季馴反駁自己,反問他道:“太祖、成祖興建祖陵自洪武十八年起,至永樂十一年才告功成,支出浩繁。若遷祖陵,為免留陛下不孝之譏,勢必要另擇吉壤,靡費錢糧人工不計其數——與‘竟全功’相比,陸海伯可曾算過,哪個更好?”

潘季馴微笑道:“我還真算過。若遷祖陵,興造同樣規模,耗銀一百五十萬兩足矣,更恢弘些,頂多二百萬。但祖陵若遷,洪澤湖庫容能擴大三倍有餘,即便不遇水患,十年可省下治河銀子百萬——若以百年計,再加上消弭的水患,其利不可勝言。”

趙志皋無言以對,只能長嘆一聲道:“如此臣無異議了。”想想又不甘心,眼圈紅了對朱翊鈞跪地叩頭道:“臣......臣只恐後世留下陛下不孝之譏,致聖德有玷也。”

朱翊鈞已經壓下了趙志皋諫言帶給自己的不快,見他心情激動,只好溫言撫慰道:“行在離曲阜不遠,朕打算這兩天到孔府祭拜聖人。順便問問衍聖公,遷祖陵保民生算不算孝行。少司寇跟著去,不妨再問問曲阜民間百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抗戰之無雙戰將鋒戈之風起雲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