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李世民小本本:林邑(第2/4 頁)
,眉頭卻緊皺在了一起。
心裡確實在想:李承乾啊李承乾,朕的好大兒,有如此好的東西不告訴朕,卻告訴你的老師,可真是孝順成了逆子。
不過對於魏徵和李靖的嚴謹,李世民還是非常認可的。
李承乾不過是九歲的孩子,有些事情說出來確實沒有信服力,所以需要去證實。
但想到李靖派出去的人一個來回可能要好幾個月,李世民有些心癢癢的。
“藥師,如朕派八百里加急的話,是不是就能更快?”
八百里加急,在古代只有帝王能夠驅使。
除非是帝王年幼,便由一些輔國大臣掌管,使用八百里加急哪怕是輔國大臣也是需要坐在一起投票決議的。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邊疆有戰事發生,邊防的將軍可以運用八百里加急把情報或者戰報立刻送到皇帝的面前。
李世民這麼問的原因,其實不過是想看看魏徵的反應。
這東西要是用不好,恐怕魏徵又得噴李世民一頓,屬實心裡陰影不小。
李靖看了眼李世民,又看看魏徵,怎麼會不明白皇帝的心思。
“臣以為,此事事關大唐百姓,用八百里加急甚妥。臣派出去的人一個來回,加上調查再快也要四五月之久,八百里加急來回只需要半月即可,能夠提前幾個月讓大唐百姓吃飽飯,乃是國家大事,陛下之提議尚可。”
“好。”
李世民看李靖同意,魏徵也沒有出言反對,立馬就招來張阿難擬旨。
“張阿難八百里加急擬旨,命嶺南道朝集使李善德儘快查清林邑占城稻一事,限期一月,速速回稟。”(貞觀元年李世民設定嶺南道朝集使一職,是嶺南道最高行政長官。)
看著張阿難快速的寫好了聖旨,李世民感覺不夠保險又說道:“再派一隊八百里加急出去,讓他們親自調查關於林邑占城稻一事,速速回稟。”
“是。”張阿難自然不會去疑惑李世民的決定,當即就開始寫另外一道算是密旨。
魏徵皺眉,看著李世民如此浪費人力,拱手道:“陛下,八百里加急一個來回所耗馬匹無數,怎可派出兩隊?”
在唐朝初期,馬匹損耗非常嚴重。
因為馬掌沒有保護,所以基本上用個幾次征戰之後,馬匹便會退役,不適合在用到戰場上。
軍馬由朝廷另外以低廉的價格再賣給馬販子。
這中間差距是需要朝廷補貼的,加之唐朝本身產馬數量有限,還需要向吐蕃和突厥購取數量龐大的馬匹,每年開支都不知道需要多少。
所以魏徵會對李世民這種鋪張浪費的行為加以勸止。
八百里加急,一天十二個時辰不停的跑,一天就到驛站換一匹馬,這些馬基本上跑一趟就不能再用了。
所以十分的浪費。
比皇帝宴請一次大臣還誇張。
李世民也想到了這個問題,但面對魏徵的指責,他卻搖搖頭:“如此事真實,耗費一些馬匹無礙,為大唐百姓謀取福祉,那是一些馬匹能夠媲美的。”
“可陛下為何要派兩隊八百里加急?”魏徵這就搞不懂了。
對此,李世民也是嘆息一聲。
“李善德乃是剛上任的朝集使,恐怕此事還未能治理好地方,朕怕他調查有誤,所以多派一隊以防錯過此次機會。”李世民說這話的時候非常嚴肅。
不過這事確實需要嚴肅對待。
事關天下百姓吃飽飯的問題,是歷朝歷代都想解決的問題,現在有一個機會擺在李世民面前。
要是因為底下的人辦事不利,錯過了,恐怕史書上以後能把他李世民祖宗八輩都罵活過來。
魏徵理解了李世民急切的心情,便閉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