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華妃(完)(第1/2 頁)
“你說實話就行。”胤禛沒有看太醫,而是面無表情地看著前方,平靜地說道。
太醫小心翼翼地把完脈後,額頭上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斟酌著用詞緩緩說道:“回皇上,皇上幼時胎中沒有養好,身體本就比常人虛弱些,又常年勞累,積勞成疾,最近更是連番大怒導致氣血傷身……這日後要是能好好調養,少些勞累,臣估計還有三年。”說完,太醫死死地扣在地上,一動也不敢動,生怕觸怒了胤禛。
聽到這個訊息,胤禛並沒有表現出過多的情緒波動,彷彿早已預料到一般。他揮揮手,示意太醫退下,並輕聲囑咐道:“下去吧,此事不得傳出去,否則朕定不輕饒。”
太醫如獲大赦般連連叩頭謝恩,然後躬身退出了寢宮。房間裡只剩下胤禛一人,他靜靜地坐在龍椅上,目光凝視著遠方,思緒漸漸飄遠……
第二日早朝時皇帝宣佈了三張聖旨,
第一是先帝遺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之皇四子胤禛,言行皆極佳,孝心眾可見。念及母子之情,今特將其過繼於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名下,改玉蝶。望今後負勵前行。欽此!”
眾臣都感覺皇帝瘋了,之前就有母子不和的傳聞,但是在這以孝治朝的時候,這是連裝都懶得裝了。
蘇培盛接著顫抖著念第二份聖旨,第二份是廢后的旨意“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皇后烏拉那拉氏,自入宮以來,本應母儀天下,垂範六宮。然近年以來,其屢次殘害皇嗣,如此毒婦實難以繼續母儀萬邦。朕念及祖宗家法不可廢,國體尊嚴不可辱,今特降旨廢去烏拉那拉氏皇后之位,削去其一切封號及特權。並令其遷居別宮,靜心反省。
朕知此事關係重大,故特告之天下。望諸臣工及百姓皆能體諒朕心,共維國體之尊嚴與皇室之安寧。欽此!”
而後是第三份冊立太子的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承天命,撫育萬民,自登基以來,夙夜憂勤,以圖國家長治久安。古來聖王之治,皆以立儲為重,以安社稷,以定民心。今朕有怡親王之長子弘慶,品德兼優,才學出眾,深得朕心及群臣愛戴。應天運而降生,續龍脈以延祚,實為天賜之子也。
朕告太廟以慰祖宗之靈,臨明堂以安群臣之心。今特冊立皇子某為皇太子,以承大統,綿延帝祚。望皇太子勉力自修,以仁德治國,以智慧理政,不負朕之期望,不負萬民之重託。欽此!”
朝中大臣被震驚的一波接一波,這是清朝歷史上的第二個廢后,也是第一個登基後換母親的皇帝,至於是不是先帝遺旨,在與立太子的旨意相比起來,沒人會在意真假。
在胤禛拿出皇后與太后合謀殺害皇嗣的證據後,更是沒人說話了。
“只是皇上正值中年,太子這事會不會有些早了?”一個大臣說。
胤禛看了眼那個大臣,淡淡的說:“朕看弘慶聰明,有才學,是繼承大位了料子。朕選賢才,別的不看。”
皇后在得知聖旨後上吊自盡,太后被氣的吐血,苦苦掙扎。
皇上在知道太后沒事後追封孝懿仁皇后為仁惠太后,又下旨未來帝王不必給烏雅太后尊封,徹底絕了烏雅太后正統的地位。
皇太后某種意義上的存在就代表正統,就和孝莊太后攝政一樣,這讓未來新帝給尊封,就是讓她做一輩子的太后,與上一世的烏拉那拉宜修一樣。
沈眉莊雖然在上次告發後被封為了嬪,但是之後聖寵全無,與好姐妹一起冷冷清清。
這次奴才們夏天的綠豆湯可是一直斷著,除了翊坤宮眾運和自費弄得,所以沈眉莊還要時不時接受奴才們的小絆子,甄嬛也被她連累,活不好又死不了。
在端妃與甄嬛私下見過一次後,運和知道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