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哥等得起(第1/3 頁)
首先,看出身!
出身權貴上等世家,那基本上沒問題。
這類人,只要給錢就行,比如袁紹的叔父袁隗,出了錢,立馬成為當朝太尉。
其次,看名望。
出身沒達到上等世家的程度怎麼辦?
沒關係,如果有名望,也行。
這個名望,可不是呂布現在的武勇之名,也不是保家衛國的戰功之名。
而是德高望重,品行被人傳唱,廣而告之,為世人所敬仰的那種名望。
這種名望,最被人看重,天子聞之,也會主動徵辟,不僅讓他當官,還會向他詢問治國之道。
可謂漢代文人的最高成就了。
漢代講究‘養望’,養的就是這種名望。
當然,能達到讓天子主動諮詢治國之道的人,肯定是少數。
但一般而言,名望到了某種程度,就算出身不好,做官還是沒問題。
大漢初期,很多民間隱士,就是這麼出名的。
那時候的隱士,不管儒家還是道家,亦或別的學問家,的確品德高潔,同時擁有真材實料。
很多後世耳熟能詳的名臣,其實就出自鄉野。
不過,什麼事都會隨著時間的流淌,慢慢變味!
到漢朝末期,名望這玩意,就不屬於民間隱士了。
因為,不是世家出身,沒人為你宣傳!
這時候的隱士,是真正的‘隱’士,沒人知道那種!
道德,就是這麼一步步淪喪!
人性,就是這麼一步步扭曲!
‘舉孝廉,父別居’嘛!
說過頭了,略。
總之,想當官,出身不行,有名望也行。
要說在五原郡,呂布的確聲名顯赫,百姓無一不知。
問題是,只限於五原郡,或者部分幷州郡。
並且,這種名聲,不是上層所看重的那種‘名望’。
這種情況,適才莒主薄已經向他詳細解釋過。
所以,呂布很清楚,現在的自己,在朝廷看來,只是一個寒門出身的無名小輩。
正常情況下,沒有資格擔任郡守一職。
至於戰功,哪呢?
是,呂布的確擊敗了十萬胡騎,還追殺千里,斬獲無數,但是,證據呢?
最重要的是人證,沒一個重量級的人物擔保,壓根沒人信!
或者不屑信!
管你真或假,沒夠分量的人擔保,人家不願,不想,不屑信!
同樣,如果有重量級人物擔保,也不管真或假,一定相信是真的!
別高估權貴世家的品德,也別低估他們的傲慢。
和後世政客一樣,睜眼說瞎話是他們的基本操作。
呂布最大的問題,就是上頭沒人,出身又差,說出去的話沒有分量。
好在,人治的好處在於,朝廷非常注重民意。
如果某個地方的百姓,集體為某人請命,朝廷會認為此人德行深厚,深得當地民心,值得嘉獎。
大部分情況下,朝廷都會同意百姓的請命。
這也是莒主薄為呂布謀劃的方法。
讓九原百姓集體上書,請呂布為五原郡郡守。
這事如果成了,呂布甚至不需要朝廷文書,直接就能合法成為郡守。
而朝廷事後也會接受,並給予適當嘉獎!
不得不說,莒主薄這個主意不錯。
但也有問題。
因為,所謂的百姓請命,也不是真的什麼人都有資格。
必須是當地的望族,世家,鄉紳,他們才代表民意,尋常底層百姓可沒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