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哼!(第2/3 頁)
兵危戰兇,刀戈一起,定然生靈塗炭,諸公皆仁義之士,忍心乎?
布此來,非為助誰。
而是止刀劍,罷兵戈!
吾本布衣,狩獵於九原,苟全性命於邊塞,不求聞達於天下。
今,為百姓故,布願做魯仲連,為雙方說和,望諸位看在天下黎民份上,罷兵而回。
如此,萬民辛甚,大漢辛甚,天下辛甚也!
當所會,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看完這封信後,眾人皆不知該如何說話。
好像有道理啊!
若不是董卓,張讓等宦官,說不定現在還挾持著天子呢!
甚至,當時的天子劉辮,和當今天子,當初的陳留王劉協,搞不好已經死在宦官劍下了。
而且,在場的人,頭上官銜和職位,還真有不少是董卓入朝後所封。
包括盟主袁紹的渤海太守之位。
這麼說來……
“呸,不對!”
所有人突然覺悟。
“信中避重言輕,董卓之罪,一句未提,偏袒之意何其明顯!”
大肆擅殺朝中大臣,廢帝立新,淫穢宮闈,種種行為,豈是一句‘誤會’能解釋的?
眾人均知此信荒謬,但想反駁,一時之間,也無從說起。
畢竟,同室操戈,擅動刀兵,生靈塗炭之語,的確是事實。
“此信言辭不佳,遣詞造句粗略,文言大義不通,很明顯,執筆之人只是粗通文墨罷了!”
良久,一個聲音響起。
眾人看去,卻是北海太守孔融。
孔融字文舉,乃聖人孔子後代,二十世孫,精通經書大義,為當世大儒。
這封信,在他這樣的大儒看來,自然粗鄙不堪了。
沒說‘狗屁不通’,已經是大儒的涵養表現。
“文舉,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
看了孔融一眼,袁紹搖搖頭,說道:
“原來呂布是想從中說和,讓我等退兵而去!”
“他以為他是誰?”
“真當自己是戰神了?是霍驃騎?是衛大將軍?亦或是項羽?”
“哼!”
說到最後,袁紹怒氣大盛,重重的在面前案几上拍了一下。
別人也就罷了,他袁家在洛陽的族人,可全都被董卓滿門殺絕,這等深仇大恨,豈能輕飄飄的放過?
這個時候的袁紹,依然是‘有姿貌、威容’,‘愛士養名’,眾望所歸的當世豪傑。
加上年輕氣盛,血氣方剛,並不畏懼呂布的‘戰神’之名。
“吾有上將顏良、張郃,還有諸侯聯軍數十萬,豈懼區區一沽名釣譽的所謂‘戰神’?”
一邊發怒,袁紹一邊心下暗自思忖。
“呂布的確神勇無敵!”
曹操沉吟片刻,說道:
“而且,其麾下幷州狼騎,也名不虛傳,不虧是以五萬斬殺十五萬南匈奴大軍的鐵血精銳!”
“不過!”
話畢,曹操又笑道:
“我等匯聚了天下豪傑,且上下一心,也不懼他!”
“正是!”
袁紹點頭,說道:
“既然呂布是來談和的,想必不會乘人之危,今日且不予他計較,修整一天,待明日,陣前再見分曉!”
“善!”
帳內諸侯,皆點頭稱是。
盟軍狀態不佳,今日的確不是出戰的時機。
幷州軍雖少,卻經歷許多大戰,精銳程度遠勝己方,加上‘戰神’名聲之顯赫,他們自然不敢小覷。
“哼!”
沒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