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第1/2 頁)
見溫眠傻乎乎地盯著自己,陸庭欲蓋彌彰地淡淡說了一句:「反正只是私下討論,所以措辭不用刻意講求精細,能讓編劇聽懂就行。」
言下之意是如果真的沒有特別想說的,那就隨便說說,別太當真。
有了陸庭這句話,溫眠的心瞬間就定了下來。心一定,便想起自己該說什麼了:「其實我一直不太理解徐楊林為什麼會殺死紀初,劇本裡面雖然刻意強調過是因為他太喜歡時涼,可是這個世上因愛生恨的人雖然有很多,為愛殺人的卻寥寥無幾,所以光憑他對時涼的愛,是完全支撐不了這個角色最終走向犯罪的。」
徐楊林是陸庭在《環》這部劇中飾演的角色,按照劇本描述,時涼在自己的小說裡殺死了紀初,而徐楊林則在現實中殺死了紀初。他的作案動機確實是源於對時涼的愛,可是溫眠始終認為,有了動機是一回事,真的付諸實踐卻是另外一回事。
事實上溫眠在接這部戲之前,曾經為了塑造好時涼這個角色特意看過一些著名的推理大師的作品,在她看的那些作品裡面,除了一些變態殺人狂之外,殺人兇手幾乎都是一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平凡人,而他們最終會走上殺人這條不歸路,也都無一例外的有著不得不這麼做的理由和苦衷。
溫眠這麼說並不是要替罪犯開脫,也不是覺得被害者統統死有餘辜,她只是覺得,如果徐楊林這個角色在沒有任何苦衷和理由的情況下,只是因為喜歡時涼就跑去殺人,而且最關鍵的是還連累了時涼,那他不僅有殺人癮,而且還是個神經病。一個有精神障礙又有殺人癮的角色,即便是由陸庭這樣的大帥哥來扮演,估計也會有觀眾不買帳的。而且即便他最後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應有的代價,也只會讓觀眾覺得他罪有應得,絲毫不會讓觀眾對他產生任何同情。
溫眠覺得可能是她自己沒有把問題描述清楚,否則為什麼她說完以後現場氣氛會瞬間變得迷之沉默呢?而且導演這回已經不是蕩漾地沖她笑笑那麼簡單了,他的表情明顯就像在說「我確實發現了什麼了不起的事情可我就不告訴你」。
相較於導演的蔫壞蔫壞,編劇小森就明顯壞得坦蕩得多,他只用了兩句話,就成功消除了溫眠內心的疑惑,而且還順便調戲了溫眠和陸庭一把。
他是這麼說的:「在你進門之前,陸庭已經就這個問題向我提過意見了。就算你們兩個感情甚篤,也不用這麼夫唱婦隨吧?」
溫眠已經完全不敢去看陸庭的臉色了,她只是安靜地喝水,順便竭盡全力地假裝自己不存在。
——————
接下來的過程,幾人的談話重點順利從劇本討論轉換成了閒聊模式,溫眠為了努力扮演好木樁的角色,全程都安靜如雞、沉默如死狗。
溫眠一沉默,便愈發對比出了餘舒的活躍。餘舒先是大大地恭維了一番導演和編劇,然後便將話題成功地引向了陸庭。她說自己是陸庭的鐵粉,從陸庭拍第一部戲的時候便迷上了他,而且自己的家人也都是陸庭的影迷,尤其是自己的媽媽。這次得知她跟陸庭有對手戲,餘媽媽激動地給她打了好幾個電話讓她一定要拿到陸庭的簽名。
這種場面話很多人都會說,說得比餘舒更漂亮的也大有人在,不過餘舒厲害就厲害在她不是隨口一說,而是真的準備了幾張陸庭的照片讓陸庭簽名。
溫眠裝作不經意的樣子瞄了一眼餘舒拿來的幾張照片,然後就被其中的一張照片給秒到了。是一張古裝劇照,裡面的陸庭著素淨白衣,黑髮如綢披散在肩頭,真真是鬢如刀裁眉目如畫。溫眠想,她終於理解了為什麼連同樣身為男人的金元寶都會迷上陸庭了。這樣的男人,原本就是男女通吃的。
不過真正讓溫眠轉成路人粉的還不是陸庭這張俊臉,而是他的性格。因為他竟然拒絕了給餘舒簽名,而且拒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