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1/2 頁)
因此女兒們可繼承部分的只有現金,而這部分現金來源於班納特太太的四千磅嫁妝和一千磅利息,班納特先生死後,每個女兒能分到的數額只有一千磅以及每年四十磅的利息。而顯然,每年四十磅是絕不夠舒舒服服生活的。3
這時候後者就成為一條極好不過的出路,班納特太太打得也是這個如意算盤。從幾個女兒陸續成年開始,女兒們的婚姻大事就成了她心頭揮之不去的噩夢。凱薩琳敢打賭,班納特太太一半時間的神經疼痛都是因為找不到一樁令她和女兒們稱心如意的婚事。
但凱薩琳並不想走這條路——安安分分嫁個有錢的、不嫌棄她嫁妝微薄的紳士,待在豪奢的莊園的壁爐邊和同階級的夫人們打無聊的誇德里爾牌,再費盡心思生一個男性繼承人。4
噢,得了吧!
凱薩琳這麼一想就感到生命毫無趣味可言。
因此凱薩琳不得不另闢蹊徑,在上頭三個姐姐嫁出去之前攢上一筆數額可觀的英鎊,維持自己日後的生活。但這個時候女效能從事的工作太少了,凱薩琳僅僅知道「當女僕」和「做家庭教師」兩個職業,可這兩個職業都酬薪微薄,而且不是一個體面的淑女該擔任的職業。她還不想把班納特太太氣死。最終,凱薩琳千挑萬選敲定了「寫作」這麼個職業。雖然對世人來說不夠光彩——對世人來說女性除了當闊太太做什麼職業都不夠光彩。可它足夠自由,若是獲得成功報酬也很可觀。5
事實也確實如此。
為了迎合文學市場,凱薩琳在兩年前仿當下流行風格寫成的第一本書信體小說,《莫里斯》。6
這本書從出版商那兒獲得了四百英鎊的稿酬,出版之後頗受好評。幾個月後,出版商喜笑顏開地再次加印,並且以200幾尼的高價買下了凱薩琳的手稿。凱薩琳也馬上喜笑顏開的給她眼中「可親可敬的冤大頭先生」回信表達自己的榮幸。7
這本就是部為了掙取英鎊的商業作品,如今能再獲得兩百多磅的財產自然是再好不過啦。
凱薩琳快活地讚美了出版商先生,並且在信中詢問他是否願意購買自己的第二部 作品,一本體裁在當前並不是那麼常見的小說,《三萬磅的婚事》,這本書採用大量對話和心理描寫,與當下流行的書信體截然不同。8
出版商果然沒有辜負凱薩琳的期望,果斷寄來了四十磅的預付稿酬,並且在凱薩琳交付手稿後支付了剩下的四百六十磅酬金。
這本書因為採用的寫作方式獨特新穎,很快引起了文學界的討論風潮,短短三個月內售出一千五百冊。
然後凱薩琳開始準備創作她的第三本小說。按照一年一本的速度,在瑪麗出嫁之前,她大概可以攢下近三千磅的財產。
前路光明。
她想。
凱薩琳讀完這本「禁書」的最後一頁是好幾天後的事情,她小心翼翼地將書藏在枕頭下,避免被同住一間房的莉迪亞看到。
莉迪亞是個過分活潑的姑娘,今年十五歲,放在哪個年代都夠小的,而小孩子的旺盛好奇心決定了她必然守不住秘密。凱薩琳可不想被莉迪亞的一聲「天啊!」驚動爸爸媽媽和其他幾個姐妹,那代表一場或者好幾場不可避免的說教。
凱薩琳認為莉迪亞大約是家中五個姐妹裡最得班納特太太真傳的一個,臉蛋漂亮,處世比普通人要糊塗一大截——原諒凱薩琳沒法用「沒什麼腦子」這種刻薄的話評價自己的母親和妹妹。除了嫁妝微薄,莉迪亞幾乎是大部分男人的最佳結婚物件。
凱薩琳曾一度擔心這個傻妹妹會被哪個野男人花言巧語哄走。莉迪亞天真爛漫,涉世未深,對婚姻認知與班納特太太一脈相承的膚淺——甚至更膚淺一些——班納特太太至少還會考慮男方的年收入,莉迪亞就只能看見男士們英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