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第1/2 頁)
正鬱鬱寡歡之時,忽有門下掾進來稟報導:&ldo;將軍,無終人氏管敢又來到府門外敲擊桴鼓,指名要找將軍告狀。&rdo;
桴鼓又稱&ldo;建鼓&rdo;、&ldo;植鼓&rdo;,是懸掛在郡府、縣廷等地方官署門前的大鼓,往往作為召集號令之用。漢承秦制,地方實行行政與司法合一體制。民間若發生案情,也可擊鼓報警。所謂&ldo;桴鼓不絕&rdo;,即整日報警鼓聲不斷。
李廣正嫌地方政務繁瑣,哪裡有心思聽取訟訴,皺眉道:&ldo;他是不是昨日來過?老夫不是說過麼,既是無終人氏,將案子發回,命無終縣令決斷便是。&rdo;門下掾道:&ldo;小臣也這般告訴苦主了,可那少年管敢堅持稱其父留有遺命,有訟事一定要來郡府,且不要掾史決獄,一定要找郡太守本人。&rdo;
李廣心念一動,問道:&ldo;苦主是個少年?名字也叫敢?&rdo;門下掾道:&ldo;是,正好跟小李將軍同名,才十五歲。被告是他同父異母的姊姊,名叫管媚,與她夫君陽安一道在府門外。依小臣的看法,被告若不是心裡有鬼,斷然是不會一路跟著苦主來郡府的。&rdo;李廣想了一想,道:&ldo;讓他們進來。&rdo;又想到自己不習律令,命道:&ldo;先去叫軍正來。&rdo;
郡太守秩俸二千石,掌一郡大小事務,等同於封疆大吏。因事務繁劇,府中置有不少屬官,如郡丞、長史、掾史等,協助郡守處理各種政務,譬如決曹掾史負責斷罪決獄,辭曹掾史主闢訟事等。然而李廣在軍營待得久了,軍人習性根深蒂固,有事總是先叫軍中屬官,而不是郡府官吏。
軍正執掌一軍軍法,須得熟知律令。自秦代秦始皇&ldo;焚書坑儒&rdo;以來,學習律令只能以吏為師[23],因而軍中軍正多是小吏出身,大大有別於軍士。李廣一軍的軍正名叫魯謁居,原是長安小吏,新派來右北平軍中不久。李廣治軍寬鬆,為人清廉樸素,吃住多與士卒一起,朝廷有賞賜也是均分給部下,因而他總能得軍中死力,為士卒真心愛戴。若士卒犯法違律,他總是想方設法予以庇護,不令軍正知曉。魯謁居名為軍正,反而成了協助地方斷罪決獄的掾史,斷的大多是民間案子,跟軍營毫無幹係。他倒也自得其所,從不抱怨。
魯謁居聞召迅即趕來堂下,李廣尚不及命人帶告狀人管敢進來,一名士卒飛奔進來,急聲稟告道:&ldo;將軍,長城上有烽煙燃起。&rdo;
李廣聞言不禁大奇‐‐匈奴騎兵入關劫掠,多選在秋高馬肥之際抑或是凍土化開、新草發芽的春季,從來沒有聽過有冬月來進攻的。況且自他上任右北平太守,從沒有半個匈奴人越塞,如何會忽然有狼煙升起?事情如此不合常理,會不會跟那幾名京師來的郎官有關?那太中大夫東方朔行事荒誕出格,這次奉詔來邊郡犒軍,居然還帶著夷安公主,當真匪夷所思,聞所未聞,會不會是他在玩烽火戲諸侯的把戲?
一時不及思慮更多,心中多少有些興奮起來,鬱積之氣一掃而空,竟暗暗盼著烽煙警情真有其事。當即召來兵曹掾史暴利長,授以太守印綬和符節,命他速去西山軍營徵發郡兵。
暴利長為難地道:&ldo;李都尉陪同使者去了長城遊玩,沒有都尉印符,如何能徵發郡兵?&rdo;李廣不悅道:&ldo;老夫奉天子令鎮守邊郡,佩二千石太守印,領一萬騎兵備胡,難道還調不動區區幾千郡兵麼?況且都尉李敢是我兒子,若他人在這裡,豈敢多說半個不字?&rdo;暴利長微一遲疑,還是說了出來:&ldo;可這不合朝廷制度。&rdo;
大漢軍制採用徵兵制,按照法律規定,男子年滿二十歲[24]時必須到官府登記,叫做&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