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第1/2 頁)
供皇帝服御諸令丞屬官:織室令,主織;御府令,主天子衣服;水衡都尉,掌上林苑;上林令,主上林;六廄令,掌天子六廄。
黃門令丞屬官:黃門令,掌侍左右,通報內外;中謁者,掌侍左右,通報內外。
三、除九卿外的其他諸卿
1.中尉
中尉領京師北軍,掌京師徼循,太初元年改名為執金吾。秩俸二千石。
屬官:中壘令;中壘丞;武庫令;武庫丞等。
2.將作大匠
將作大匠,原為將作少府,本是從少府中分離出來,主要是掌治宮室,秩俸二千石,銀印青綬。
3.大長秋
大長秋是後宮皇后的官署,秩俸二千石。
4.右扶風
秦置主爵中尉,掌列侯。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改為主爵都尉,負責有關封爵的事宜。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為右扶風(取扶助風化之意),成為地方行政長官。治所長安,轄境約當今陝西秦嶺以北、鄠縣、鹹陽、枸邑以西之地。職掌相當於郡太守,因地屬畿輔,故不稱郡,與京兆尹、左馮翊合稱&ldo;三輔&rdo;(即把京師附近地區歸三個地方官分別管理)。
5.京兆尹
秦以內史掌治京師,漢武帝時分置左右內史,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為京兆尹,分原右內史東半部為其轄區,因地屬畿輔,故不稱郡,職掌相當於郡太守,但參與朝議。治所在長安。
6.左馮翊
秦以內史掌治京師,漢武帝時分置左右內史,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左內史為左馮翊,職掌相當於郡太守,因地屬畿輔,故不稱郡。治所長安,轄區約在今陝西渭河以北、涇河以東、洛河中下游地區。
四、郡國
漢朝在地方實行郡國並行的制度,郡國同級。推行郡縣制的地方,設郡縣兩級政府;建立王國的地方,模仿中央設立一套專門的職官制度。郡的最高長官稱郡守或太守,縣的最高長官稱縣令或縣長;王國諸侯衣食租稅,不幹預行政,所以諸侯相是王國的最高長官:地方的守相及縣令長,既是當地最高的行政官員,也是最高的司法官員。
郡國編制:郡守,秩俸二千石,掌一郡大小事;國相,秩俸二千石,掌一國大小事;都尉,比二千石,掌郡地士兵的徵集與訓練;郡丞,秩俸六百石;長史,秩俸六百石。
郡府屬官:主記事掾史,主錄記事;錄事掾史,主記;門下掾,雜務人員。
五、縣制
漢朝在郡以下設縣,大縣(萬戶以上)設縣令,小縣(萬戶以下)設縣長,都是一縣的最高長官。與縣同一個級別的地方行政機構還有道、國、邑。國是侯國;邑是皇后,皇太后,公主的封地;境內有少數民族居住的稱為道。
縣官員:縣令,秩俸為一千石至六百石,管轄縣內的所有政務;縣長,秩俸五百石至三百石,管轄縣內的所有政務;功曹史,總揆眾事;縣尉,秩俸四百石至二百石,掌縣軍事;縣丞,秩俸四百石至二百石;縣史,秩俸百石以下。
六、縣以下的機構
縣以下的基層機構是鄉,裡,亭。漢制,十里一亭,十亭一鄉。鄉官主要有三老:秩、嗇夫、遊徼。秩掌教化;嗇夫掌一鄉之行政,兼收賦稅;遊徼捕盜賊,官治安。鄉有司法審判權。鄉下有裡,什,伍。裡(聚族列裡以居,裡有裡門)設裡長,什(十家為什)設什長,伍(五家為伍)設伍長。
漢制是十里一亭,十亭一鄉。亭設亭長,秩俸百石以下。掌治安警衛,兼管停留遊客,治理民事,以服兵役滿期之人充任。漢高帝劉邦曾任泗水亭長。亭長下兩卒:一為亭父,掌開閉掃除;一為求盜,掌逐捕盜賊(又名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