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家父大明曹國公(第1/2 頁)
聽到李景隆說自己寫的書能夠流芳千古,羅貫中的眼中驟然亮起光芒,也顧不得禮法,直接坐在了李景隆身邊的座位上,笑著道:
“呵呵,你當真覺得我那書能流芳千古,我那書也曾給我一些好友看過,其中我寫的關羽單刀赴會你怎麼看?三國志上面寫的是魯肅單刀赴會,而我寫的是關羽,這一點我那些好友為此都有些不同的意見。”
李景隆聽到羅貫中的話,想起了後世之中,對關羽單刀赴會的爭論,旋即道:
“學生覺得先生所寫,雖與史詩不同,但先生所寫本就是小說,所謂小說,自然不該如史書一般,若是斤斤計較,便如先生剛才所言,何不去讀史書?”
“哈哈哈,看來你還真讀過,確實如此,我雖借鑑了三國志,但到底這不是史書,若世事皆按史書記載,那就不是小說,而是編史了。”
羅貫中沒想到面前這個錦繡華服,宛如紈絝子弟一般的少年,能有這番見解,而且對自己的書高度讚揚,一時之間有些惜才,道:“看小郎君應也是富裕之家,可曾讀書,先生是何人?”
“晚輩確實讀了些書,不過幼年頑劣,家中又安排了差事,如今只是閒暇之時偶爾溫習,至於先生倒是沒有。”
李景隆說道。
“我看你倒是有些才智,老夫如今也沒有什麼去處, 你若想讀書,不妨拜在我門下,我如今雖無功名,但也有些相熟好友,日後也可為你助力。”
羅貫中笑著說道。
若是尋常時候,羅貫中必然不會說出這番話,畢竟羅貫中在眼下這時局,自身的處境確實不太好。
雖然朱元璋沒有對他秋後算賬,但羅貫中也不敢再出來蹦噠,若非李景隆剛剛那句流芳千古,他也不會想到要收李景隆為徒。
如今自己的三國志通俗演義不能出書,倒是可以找一個愛惜這書之人,等日後尋得合適機會,讓其為自己發揚光大。
而李景隆沒想到羅貫中上來就要收自己為弟子,一時之間有些懵圈,雖然李景隆覺得這倒是無妨,畢竟如今的羅貫中還入不得朱元璋的眼。
但拜師那就要被老頭教導東西,李景隆就覺得有些煩悶,正想著要如何委婉的拒絕羅貫中。
卻只見一旁坐在那裡的朱雄英突然開口道:“您就是我爺爺說的那個羅本,羅貫中嗎?”
此話一出,李景隆和羅貫中都愣了一下。
羅貫中看向朱雄英,下意識的皺了皺眉頭,這眉眼,這神態...怎麼看著這麼眼熟?
羅貫中只覺得朱雄英和某一個人長的有幾分相似,但細想下來,卻怎麼也想不起來,不過羅貫中卻心裡有些發毛。
於是,羅貫中問道:“哦?你爺爺認識我?你爺爺是什麼人?”
朱雄英連搖頭,道:“我爺爺不讓我在外面說他的名號,不過我確實聽說過你,你之前是不是在張士誠手底下當謀士?”
羅貫中聽到此話,臉色驟然一變,連道:“不可亂說,此事不可與人談及。”
羅貫中知道,自己若不顯山不露水,自己或可安然無恙,但若是真把自己捅到朱元璋的面前,自己怕是要出事。
畢竟胡惟庸一案,直到現在都還沒有結束,而朱屠戶的狠辣,卻已經是人盡皆知,更何況,當年自己投靠張士誠之後,就以謀略擊敗過朱元璋,朱元璋肯定對自己恨之入骨。
所以這些年,雖然朝廷開科舉取士,但羅貫中卻不敢去參加。
朱雄英見羅貫中這麼膽小,頓時眉頭一皺,有些不悅的道:
“我爺爺說你很聰明,但為何今日見了你,這麼膽小?”
見一小兒說自己膽小,羅貫中漲的面色通紅,膽小?自己可不曾膽小,只是...人總要死得其所,若是能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