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第2/3 頁)
希望的時期,&ldo;任何地方都再也不存在希望,無論在法國還是其他地方&rdo;,正如一個人物所感嘆的:&ldo;這戰後,實在是沒勁!&rdo;西蒙娜&iddot;德&iddot;波伏娃在《名士風流》中所展示出來的就是這樣一幅戰後世界圖景。
在這樣一個灰暗淒涼的時期裡,這批知識精英感受著、思考著、選擇著、行動著、奮鬥著,但又無一不在現實生活面前感到困頓與迷茫。
迪布勒伊名聲響亮,早已是知名的作家與思想家,被視為一代人的精神領袖和引路人。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開始,他就全身心地投入了反抗納粹德國的鬥爭,成為了一個社會活動家與政治家,但也是從那時起,他的作家生涯就告一段落。戰後,他將如何自我選擇?是重新作為一個作家獲得自己存在的意義,還是在不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的國內外政治大格局中去堅持自己的政治道路?他選擇了後者,致力於組織一個與法國共產黨聯合但又要保持自己獨立性的左派,而當他犧牲了作家的生涯成功地組織起&ldo;革命解放聯合會&rdo;這樣一個獨立的左派組織時,他在那個無情的大政治格局中就受到了來自左右兩個方面的沉重壓力,完全陷入不能自己、無能為力的尷尬局面,由此,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失敗,在迷茫困頓中得出了&ldo;無所作為&rdo;的結論。與此同時,他的家庭又面臨著支離破碎的局面:女兒的難以挽救的精神危機與年輕妻子在感情生活中的巨大危險。
亨利也是一個早已成名的作家,既是迪布勒伊的朋友,也是他在事業中志同道合的合作者。他在戰後現實面前的困惑感與迷茫感較迪布勒伊更為突出,不論是在他個人感情生活方面、在他的文學創作方面,還是在他的社會政治活動方面都是如此。與他共同生活了多年的波爾對他那種自作多情的愛,已使他深感膩煩與束縛,甚至一心要放棄舒適的家庭生活去換取單身漢清苦的自由,但這個簡單的願望竟那樣難以實現。在創作上,他決心在原來成功的基礎上再接再厲,寫一部適於戰後時代的&ldo;歡快的小說&rdo;。然而,這樣一部小說他卻遲遲寫不出來。在社會活動與事業上所遇到的矛盾與壓力則更為嚴重,他多年來苦心經營的一家卓有聲譽的報紙,在迪布勒伊的堅持下,放棄了中間偏左的立場,進一步左傾,成為了&ldo;革命解放聯合會&rdo;的機關報,由此,卻帶來了一連串意想不到的後果:原來的讀者群的丟失、經費的困難、左右兩方面的壓力、資助者的要挾,在這種困窘的境況中,他疲於奔命。
安娜,迪布勒伊的妻子,一位出色的精神分析大夫,她似乎是一個持恆寧靜的化身,不論現實世界發生多大的變故,她仍然在職業與家庭的正常軌道上習慣地執行,是盡職的專家,是愛丈夫、操持家務的主婦,是關心女兒的慈母。然而,在戰後的這個時期裡,她身上卻產生了與原來生活完全反向的自我個性覺醒,產生了作為一個長期與年長的丈夫缺少肉體之愛的成熟婦女的本能要求,因而有了兩次外遇,特別是第二次外遇,震撼了她整個的身心,幾乎使她脫離自己長期以來的生活軌道與心理軌道,幾乎摧毀了她往常生活的全部支撐點,最後,還幾乎使她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樊尚,報社裡一個充滿了活力的編輯兼記者,左派知識界中的憤怒青年,他懷著戰爭時期積累難消的仇恨,像一頭盲目的憤怒的野獸一樣亂闖,對那些他認為在戰時有附敵行為的人進行恐怖的暗殺懲處活動,自以為是在主持正義,但同時老要提心弔膽地躲避法律的追究。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