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第1/2 頁)
不僅煤灰對人傷害很大,煤礦還容易坍塌,保不齊人在裡面直接就沒了。
聽說要送他們下煤窯,這人嚇得臉色蒼白,甚至來不及聽後面的話就跑回去了。
陳建民知道為什麼這人反應這麼大,因為他們年輕的時候也在煤礦上幹過,最後不在礦上幹就是因為遇到一起事故,當時損失了五個工友。
那之後村長還在下煤窯,這個人卻到處走關係,換了個不需要下煤窯,管理鼓風機,從上面往煤窯裡面吹風的工作,這會兒應該是想起來以前被挖煤支配的恐懼了。
「那最近的那個接新防空洞的人呢?防空洞會不會向我們徵收糧稅或者其他的稅?」
「那不能夠,誰不是人,那些人需要吃飯你們也需要,不過可能會加大對你們的扶持力度,這些扶持都是要用糧食來換的,採取自願原則,防空洞現在也在擴大規模,艱難困苦都只是一時的。」
最後這句話經常在廣播裡出現,這人直接用在這裡。
聽到這人的話,陳建民稍微安心了一點,後面的心還要看接下來表現怎麼樣才能徹底安心,謝過搜查隊的人,陳建民還要跟村裡人普及一下。
白茫茫的積雪上,排成長龍的車隊一個挨著一個,這些車隊都是要把人送到其他防空洞的車隊,這一趟到達之後還要儘快返回,拉第二趟。
車子被封的密不透風,這樣車內的氧氣逸散的少,可以使用更長時間,就是這麼一來,車隊中間的溝通比較費勁,只能用對講機溝通。
他們要跨過漫長的道路,到其他防空洞去尋找活命的機會,活著雖然艱難,但是他們一直在努力。
第48章 一路向西和小叔
沒有張燈結彩的迎接, 只是普普通通的接收災民,張燈結彩還要浪費物資,有這功夫還不如多幹點實事, 多造氧氣多種地。
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跟著撤離的, 防空洞的人是沒有辦法,一旦裡面的人都撤離,整個防空洞都沒辦法運轉, 只能跟著離開。
對於那些在自己家的人來說,他們考慮的更多一些,遷移走之後他們就失去了房子, 變得跟住在防空洞裡的人一樣, 賠償給他們住宅應該是不太可能。
如果真的有能力賠償給他們住宅,也不至於這麼多人都住在防空洞裡。
「別說十五米了,就算是十米,也足夠把你們家這裡淹沒, 到時候你們就算是跑也來不及了!」
搜查隊苦口婆心的勸著不願意離開的人, 他們這裡平均只比海平面高出四米左右,大量的積雪融化,帶來的就是洪水和海平面上升。
搜查隊這段時間一直都在挨家挨戶的提醒大家跟著防空洞撤離,等到月底,防空洞最後一批撤離之後, 他們再想撤連車都沒有。
技術專家已經測評過, 月底撤離都已經是最晚的期限, 再晚負責撤離的人員都可能走不掉。
「你們這些人就是喜歡誇大事實,以前拆遷的時候也是好話歹話一起來,最後我們走啦,掙錢的是你們, 這次我可不信,海水來了我們正好釣魚吃,有本事你們還用鏟車把我家剷平!」
一個老大爺單手叉腰,另一個手裡拿著棍子,看起來很不好惹的樣子。
身邊的鄰居出來勸架也被頂回去,「要走你們跟他們走,看看走了你們怎麼活。」
「這很拆遷怎麼能一樣呢,這可是要命的事。」有鄰居出來勸,拆遷的事情他們也經歷過,但是也兩者根本不一樣啊。
「我不走,我家就是這的,我就是死,也要死在這!」老大爺很是堅定,死活不願意離開,哪怕家裡子女一直勸。
「這怎麼辦,你爸這麼死腦筋,總不能一家都陪他就在這吧,要不到時候你直接背著你爸上車,他年紀大沒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