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5 頁)
“有一次歌手陳紅和羽毛球冠軍宮睿娜上場給孫燕姿頒獎,說完話獎盃也不頒給孫燕姿,孫燕姿自己從頒獎臺上拿獎盃。”
“他們出席這種場合的機會太少了。”
“對。後來每一次音樂盛典都會把大量的當紅明星請過來。開始時他們的服裝不好看,後來一年、兩年、三年以後,他們每一次做頒獎嘉賓都定做服裝,越來越重視這樣一個活動。我對演員說,要把頒獎禮當成一個時尚活動來展示你的風采。”
“在你眼裡中國的這些藝人是否越來越成熟?”
“越來越成熟,而且我覺得他們的眼界也越來越開闊。自從中國的影視業走入海外、走入國際,他們自己的那種感覺也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沉穩。”
“你為什麼要把影視演員引入音樂盛典?”
“我們的獲獎者都是音樂人。國外的常規做法是,讓獲獎者同時也擔任頒獎嘉賓。但是我發現這樣的話一個人會上場好幾次,領獎、頒獎和表演,如果他不換服裝的話就很單調。
“另外,有些沒有獲獎的歌手如來頒獎的話,他不夠資格去給獲獎者頒獎。如果那些人來頒獎,獲獎者就會覺得不舒服。影視行業是跨行業的,那是影壇,這是歌壇,所以演員來給歌手頒獎,順理成章。雖然都是娛樂行業,但屬不同的性質。而且當紅影視演員能夠吸引眼球。”
“這幾年影、視、歌越來越成一家了?”
“越來越多了。而且我覺得將來應該單獨做一個影視演員唱歌的頒獎禮。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歌手,主要靠人氣,不是靠歌藝。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現代娛樂社會里邊的新課題。”
三十九 培訓獨一無二的團隊
“你培養過一支團隊當助手,什麼時候開始的?”
“去新加坡參加亞洲大獎回來以後開始的。”
“亞洲大獎是什麼活動?”
“亞洲大獎是MTV2002年在新加坡開始舉辦的一個頒獎典禮。它是一個全球性的頒獎禮,但是以亞洲歌壇為主。”
“音樂盛典呢?”
“1999年中國的第一屆音樂盛典是MTV在全亞洲的第一次。”
“亞洲大獎規格更高吧?”
“高一個等級。因為有亞洲10個國家和地區的評選,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中國內地、香港、臺灣等,還有歐美的,更國際化。”
“你是從亞洲大獎學來的?”
“由它而引發的。因為幾屆音樂盛典下來,現場人手太欠缺了。新加坡的亞洲大獎,第一年我帶了那英去領獎,第二年是羽泉,第三年是朴樹。MTV每個國家的人接待自己國家的藝人。我就想中國的音樂盛典如果有一幫人幫我就好了。
“我想沒有就培養。大家推薦、報名。每次頒獎前我會培訓二、三十個人,把他們分成五六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幾個藝人,從藝人入場開始,什麼時候送他們上場,什麼時候送他們採訪,什麼時候負責頒獎,到時候領到舞臺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傳媒大學都有學生來經歷過,個別學生連著做了三屆,直到畢業。
“我培養的都是年輕人,開始他們很可能就是追星族。你首先需要去掉他們追星的概念,要讓他們職業化,我當時有點像軍訓的感覺。組長帶著組員,在現場給我排好站直了,要體現我們的職業態度。不要鬆鬆垮垮、懶懶散散。我跟他們說,在中國任何一個頒獎禮上沒有我們這樣一支隊伍,這是獨一無二的。
“培訓團隊是我一手操辦的,當時很多人反對我,說弄那麼一大幫人,現場多亂啊。第一年反對,說人太多了,中央臺場地待不了,害我臨場砍掉了10個人。但是確實有了他們,工作量分流了,程式井然有序。
“在現場有問題我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