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西洋技法(第1/3 頁)
孔有德本不想去:“操槍打炮我還不會?炮車這種武器還是我的太上祖師爺俞大猷發明的呢!”
孫元化說:“東虜蠻夷人少兵寡,生性粗野,不習教化,不諳火器,只能逞一時之危。西洋人善兵戈,精舟船,好開拓,他們才是民族大敵。我等只有知己知彼方能對敵。”
孔有德被逼著聽過一節課後立即愛上這些來自萬里之外的新技術。對阿拉伯數字、三角函式、勾股定理、幾何原本、自由落體、風速、測距充滿好奇。先前打炮靠得是感覺,原來裡面還有這麼多東西。
他並不知道西方科技已經在趕超東方,彈道學就是其中之一。
那個時代西方人四處攻略殖民,不僅兇殘,而且狡猾。如果他們發現當地人非常落後很容易對付,他們就會直接殺戮搶佔領地。如果當地土著有相當實力,為減少損失他們通常先派出傳教人員表達和平友好,在當地站穩腳跟後收集情報拉攏關係,進行經貿,等機會出現再行征伐。
西方世界一直都有東方的傳說,他們做夢都想殖民中國。等他們真正到來後發現,明朝領土遼闊地難以想象,人口多的無法計數,科學技術總體水平更勝西方一籌,比他們遇到過的所有國家都難對付。既然打不贏,就用宗教進攻尋找時機。
單論宗教經文,基督教顯然不是佛道兩家的對手,上帝那點把戲根本比不過東方神靈。為了吸引中國人,特別是中國權貴入教,西方傳教士只能拿出東方沒有的科技。
孔子出生前幾百年,中國儒家就已經出現,那套思想從一開始就有格物致知的成分。只是儒家後來成為皇家奴役人民的思想工具,儒家信徒成為官僚,他們只需要高高在上說空話就有享不完的榮華富貴,所以在行動上斷絕科研前途。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儒家精英想要革新思想,研究自然全都失敗的原因。十指不沾陽春水,還想學會做飯?
儒家行動上失敗,並不意味著思想上反對科學。明朝末年以徐光啟,孫元化為代表的文人在接觸西方傳教士後立即意識到儒家的侷限性,迅速向著科技派轉化,他們的動手能力配上高智商,導致被西方超越的軍事科技幾乎是在一夜之間追平西方。
西方傳教士並沒有吃虧,他們交出自己科技的同時反向從中國學生那裡得到大量遠超西方的中國科技。比如當時記錄中國幾乎所有高科技的工業百科全書《天工開物》,那裡面記錄的科學技術都是世界領先,極大加速了西方崛起。那次東西方技術交流理論上是雙贏,奈何清朝建立後對漢族科技進行全力打壓,導致大量技術失傳,最終導致中國被西方超越。
自從《龜鶴神功》大進,孔有德不但功力飛漲,大量腦細胞被啟用,智力同樣大增,厚厚的幾本教材他看過一遍就牢牢記住,十天後在比試中勝過西洋教官震動全軍。
士兵們對他奉若神明,在旁私語道:“那些知識真的好難!我才剛剛學會西洋數字,大哥就已經學完一整本書!難怪人家是統帥。”
孔有德微微一笑,道:“我學習速度快不是因為我比大家聰明,而是因為書中的知識我早就學過。”
士兵問道:“大人之前見過洋人?”
孔有德道:“之前,洋人給我治過傷,我沒見過洋人。我說學過是我師父從小就教我《九章算術》,後來我在武當山藏經閣下苦心翻閱過所有數術類的書籍。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同洋人的略有不如,形式上也有所不同,但道理一樣。你們要學整本書,我只需要學習後面幾十頁,笨鳥先飛當然比你們快。
誰也不比誰傻,只要努力早晚都能學會。到時候我們一起去對付滿洲狗。”
這句話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到鼓舞:“原來我們同大哥一樣。他能做到我們也能做到。”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團隊精神。
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