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武俠修真 > 龍困淺灘格局如何化解 > 第117章 袁崇煥之爭

第117章 袁崇煥之爭(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武俠修真小說: 蓮花樓之九天應龍灌這江湖一碗酒蓮花樓之前世今生女魃:我家少主被人拐走了生活的橄欖枝追風樓綜武:大離逍遙王,群魔震驚退休魔藥教授轉職養花江湖有酒名為愁盜中盜,計中計綜影視:一線生機無名之劍客驟變風雲情超級醫武系統廢材修仙十年風雨刃含霜守襄樊吳長彥:武學海洋中的孤舟蓮花樓之我有房車系統我在武俠諸天有旁白

敵人退去,崇禎皇上開始追究責任。

袁崇煥殺害毛文龍大帥引發一切,罪責第一當之無愧。

東林黨主席錢龍錫參與謀害毛帥,罪責第二毋庸置疑。

兵部尚書王在晉剛剛上任適逢其會,罪責第三純屬倒黴。

此三人罪證確切做不容抵賴。其餘大小官員擔心自己受到殃及,紛紛推卸責任落井下石,對袁崇煥等人的罪行進行深挖,真真假假羅列不計其數(實事求是進行審判袁崇煥也是死罪)。經過幾個月收集證據反覆審理,會審時形成定案:

諭以袁崇煥付託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種種罪惡。命刑部會官磔示(3600刀凌遲),依律家屬十六以上處斬,十五歲以下給功臣家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產兄弟於二千里外,餘俱釋不問。”

諭:『舊輔錢龍錫背公逞私,密謀主款;袁崇煥疏語已露,終不奏聞。並不重罰,何以懲後!命法司擬罪』。逮至,論死。”

袁崇煥受刑時京師震動,認為他通敵的北京百姓摩肩接踵前來觀刑。袁崇煥在行刑前念出自己的遺言:“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這首詩獻給毛文龍大元帥更合適。)”

數十萬京人死在滿洲手裡,人人對袁崇煥恨之入骨,劊子手割一塊肉,百姓付錢,取之生食。頃間肉已沽清。再開膛出五臟,截寸而沽。百姓買得,和燒酒生吞,血流齒頰。

到了夜裡,袁崇煥的頭顱在刑場,他的佘姓部下趁夜盜取頭顱,埋在現在東花市斜街52號院內,還交代子孫不必再回嶺南原籍,世世代代在這裡守墓。

錢龍錫的罪名確鑿無疑,袁崇煥罪名一大堆,不少模稜兩可對錯難辨,後人深有歧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袁崇煥是否罪有應得爭論不休,乾隆皇帝都參與進來,極力為袁崇煥翻案,宣稱袁崇煥是忠臣,沒有謀款(通敵議和)。他公開聲稱:袁崇煥督師薊遼,雖與我朝為難,但尚能忠於所事,彼時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闢,深可憫惻。”

至此,袁崇煥徹底翻案,袁崇煥所有指控都有了新的說辭:

“託付不效”變成了“但尚能忠於所事”;

“謀款不戰”變成了“會我大清設間……帝信之不疑”;

“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變成了“千里赴救,自謂有功無罪”;

“謀款則斬帥”變成了“魏忠賢遺黨……為逆黨報仇,見崇煥下吏,遂以擅主和議、專戮大帥二事為兩人罪”。

整個案情驚天逆轉,袁崇煥由賣國誤國的罪臣變成蒙冤的忠良。

袁崇煥確實蒙了不少冤,但矯召斬帥一事袁崇煥自己公開上書皇帝承認是他乾的。滿洲殖民頭子乾隆帝居然替他狡辯,當真是非不分胡說八道。

乾隆帝稱袁崇煥“尚能忠於所事”。他忠於什麼事?矯召斬帥是忠於所事?搞亂皮島是忠於所事?中原百萬同胞餓死,皮島餓死軍士無數,他將軍糧賣於蒙古是忠於所事?坐視滿洲殖民軍逼降朝鮮是忠於所事?大肆要餉要糧迫使朝廷加派遼餉逼反百姓是忠於所事?袁崇煥復起後除了拿朝廷的錢打造私軍和北京城外大戰之外他什麼好事都沒有幹。

殖民頭子乾隆帝那句:“魏忠賢遺黨……為逆黨報仇,見崇煥下吏,遂以擅主和議、專戮大帥二事為兩人罪”。這一句話純屬放屁。魏忠賢垮臺之時袁崇煥正在家“養病”,完全是崇禎帝和東林黨所為,同離京師好幾千裡袁崇煥一點關係都沒有。袁崇煥被殺是受錢龍錫連累,真不知道滿清殖民頭子乾隆帝是從哪兒考證出這層關係的?

袁崇煥身為前敵總

目錄
大齊匹夫綜武:武當小師叔,領悟劍之大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