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嗩吶為王(第2/2 頁)
雖然一般,但是我也沒什麼好作品了,他說這首歌的配樂編曲稍微差了那麼點意思,然後他主動提出來要給我這個做配樂,我爸這邊又不好意思拒絕,所以就新做了一個配音樂的伴奏帶,然後就。。。。。。”
陳安邦對此微微一笑,關於他的草根出身這個像王亮、李敏芳他們都是知道的,算是一個半路出道的歌手和詞曲作家,按照傳統樂壇科班或師徒傳承觀念的話,其實就是野狐禪,按照後來《哈利波特》裡魔法血統的說法就是麻瓜。
但是拋開陳安邦這個後世穿越而來的外掛不說,音樂這個東西其實是很吃天賦的一個東西,藝術類都是這樣,不是說你年紀大了就厲害,你學的多你就會怎麼樣怎麼樣,天賦這東西也很不講道理,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
就像駱賓王5歲時可以寫出“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的詩句,王勃20來歲可以寫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滕王閣序》,貝多芬、莫扎特、肖邦據說都是幾歲就會作曲。
別的不說,就華語樂壇21世紀最牛的草根歌手刀郎,他也不是科班出身,他在內地的歌手圈裡被排擠,但是他被許多其他優秀的音樂人認可,他的作品也被老百姓所認可,他的作品《羅剎海市》在影片平臺上掀起了一波幾十億流量的熱潮。
像刀郎都會遭受一些莫名的待遇,比如千喜10年最受歡迎歌手的評選,一共10位得獎選手,他們寧願只選9位,空出來一個,也不讓刀郎得獎。
對此陳安邦心裡早有準備,本身他混這個歌手圈,也只不過是為了想讓自己的事業有一個華麗的外衣而已,他只要一個入場券就好了,至於裡面的風風雨雨,他根本就不想管。
再說了,本身這個音樂圈裡就有這個鄙視鏈,就是古典音樂看不上流行音樂,唱美聲的看不上唱民族的,唱民族的看不上唱通俗的,最後就是科班出身的,看不上草根的,所以不管從哪方面來看,陳安邦都站在音樂圈的最底層。
:()重回1992小木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