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回:被挑戰(第1/3 頁)
黃曼麗介面道:「將廠轉讓給對方,對方想幹什麼,那是它們的自主權範圍,我們作為外人,即使是政府部門,也是沒權力管理。至於工人,也是轉到他們名下,聽他們的安排。」
「我想說明三點,第一:這是我們風扇廠的產權出讓,是雙方平等的交易,不是一方乞求另一方的施捨。所以我方同志必須要擺正心理位置,不要矮人一等。如果這樁交易,對方評估後發現沒賺頭,我們再矮也沒有用。第二,風扇廠是我們鎮的名牌企業,代表著我們共同回憶和形象,我們可以做敗家仔,但不能破罐破摔。風扇廠的功能和品牌必須得保留,如果對方不在這方面作出承諾,那絕對不能談。這個企業毀在手裡是因為我們領導自己沒本事、丟人,但牌子不能毀,因為這丟的不止是我們自己臉,而是丟掉整個大會鎮百姓的臉!」
馮鍵、黃曼麗耳根紅熱,大為尷尬,唯有鄧漢庭神色自若,似乎早有所料般。
他心道:說得好聽,大道理誰都會擺,但是你實踐啊。老子今天就要打你的臉!讓你這個鎮委書記的臉丟到家去!
「第三:工人安置問題。這個比較複雜,不是把他們往外推就可以解決的。雖然工作單位還是原來單位,但是他們性質變了,從國有員工,變成私人老闆的僱工,福利就不說。風扇廠本身有很多老員工,那麼退休金怎麼辦?風扇廠有這麼好心,給他們發退休金嗎?特別是一些工作幾十年的老同志,就差一兩年就退休,這樣一弄,不是把他們往絕路上逼嗎?這是會出事的。」
安靜片刻,黨委副書記方庸率先道:「我認同吳書記的看法,企業改制,牽涉複雜,務必不能單純求快,還要求穩。」
人大副主席餘光熾道:「風扇廠本身就是一個無底洞,要找人接手很不容易,還要人家照顧工人日後的生活,這不太現實。我很贊成吳書記剛才一點,商人行事以逐利為目的,做什麼不做什麼,完全是看賺不賺錢。當年改革開放,領導人大膽革新,打破大鍋飯,正是這樣才有現在飛速發展的共和國,而這也正成為一股不可抗逆的潮流。要完全保障工人的日後生活,包養工人一輩子,那是違反了改革規律。」
他是鄧漢庭的鐵桿,定是要出火力支援。
鍾建學舉手,發言道:「大鍋飯是要提倡多勞多得,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它和保障退休金不是一回事,人終究有老到幹不動的時候,不能在年青力壯需要他時就伸手歡迎,到其年邁無力就將其拋棄。縱是罪惡的資本主義,也不會這麼冷酷無情的。我認為,一定要在簽合約之前,談清楚工人安置問題,並將寫上合約,才能同意。」
鍾建學是方庸一邊的人,這樣一來,竟然開成兩派互相開火之勢。
餘光熾掩飾眼內不屑,道:「你認為這樣還有人買嗎?」
鄧漢庭終於開口,他淡淡道:「按風扇廠的財政現狀,最樂觀也熬不下三個月,到時必然破產,工人同樣面臨失業。那請問,到時如何保障他們?莫非賣給別人沒有保障,但是破產後就有保障了?」
這一問,倒把方庸一方的人問住了。按國家政策,企業破產,那所有工人自然下崗,現今各省各地破產的國有企業沒有一萬也有八千,國家根本沒那個財政能力對個人進行補償。最常見的做法,就是變賣單位的資產,分點補償費,然後形同陌路,不顧不管。
說實話,若是風扇廠能救活能維持現狀的話,誰願意弄這麼多麻煩。問題是,風扇廠已經堅持不下去,工人利益肯定要犧牲。
鍾建學也知要私人企業給退休金,這在全中國也沒有先例,只道:「退休金這個條款可是擱置,但是一定要對方給承諾,保證一定期限內不減薪水和裁人!
如果不顧不管,對方一接手,就把所有人趕走,到時候工人肯定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