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第1/2 頁)
進了光門,便到了那碑山所在之處,李紈平日最好在此處遊蕩,阿土駕了飛帛,看底下山川叢林皆備,恰看沙海無垠,盡處忽現碧波連天,白浪翻滾聲勢驚人。只可惜無鳥獸之蹤,失了生趣。
今日倒不逛此處了,而去看那十三境,只去過青冥居與百丈愁——實在是道行太淺,而築境的大能又心思難猜,若體會不得境意那是牛入琴房,若體會得了境意又恐走火入魔。此間樂事無數,這等去處自然是能不去便不去。今日或是機緣使然,看了幾遍,以神識搭上名曰「琳琅墟」之光痕,霎時便到了一個所在,饒是如今的李紈都不禁一怔。
只見滿目亂草野藤,著花垂果,亂彈籽實;荊棘繞樹,相交糾纏,封路斷徑——竟是個荒原廢墟。又有斷壁殘垣,倒柱榻梁,襯著遠處濯濯童山,好不荒涼。走近了細看時,又是一怔,那地上灰燼塵土竟都是金銀之屬,夾雜著瑪瑙琥珀,紅藍綠寶;亂草野藤延枝為翠葉展靈晶,花開軟玉籽垂珊瑚,連落到地上的枯葉都是茶晶之質。
李紈愕然,世間塵土草木在此竟皆以金銀珠翠相替,低頭抓一把塵沙,沉甸甸的金碎銀粒間著幾顆藍寶。隨手拋了,牽起一藤細看,翡翠無疑,只是曲折自然,色澤如生。只當是自己花了眼,一路前行,如此塵沙荒野延續無盡。
喚出阿土,駕了飛帛往那荒山飛去,落到山腰,依舊是金巖銀塊,叢生著矮小灌木,亦是珠玉所成。只是那岩石塵土間還生著些旁的晶玉之屬。極目遠望,確是一荒園無疑。
李紈驚奇不已,想了想,把大千寶鑑取了出來細辨。可惜這大千閣大約也沒機緣得與這絡玉十三境的大能們打交道,於這園中種種,大千寶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在偶爾掃過某樹某花時蹦出些稀奇名字,聽那語氣是相當疑心自己所「見」之真假。
李紈也只好作罷,欲待收起寶鑑,哪知它倒激動起來。原來是照見了一塊混在碎石中的青玉,寶鑑來回來去閃著兩個字「靈玉」,看著是激動過度言辭顛倒的模樣。李紈也不理它,撿了那玉在手,只覺一股溫潤生機。看來不是凡品,如此之類在這荒山上遍佈藏嵌,索性隨手撿了幾塊,待回去細查出處。
立於山巔四下眺望,荒僻殘敗,蕭瑟淒清,低頭細看時,環金繞銀,鑲珠嵌寶,到底是何意味?一路思量著,駕著飛帛直落到那斷壁殘垣處。剛在山巔看時,倒似一處園林,形作六角,方圓恐過百頃。
眼前兩個殘柱,六稜方形青玉柱,上端早已毀損,所餘處烏黑閃金的幾個殘字,一邊為「歌成錦繡地」,另一邊寫著「曲罷琳琅墟」。原句應不止五字,周圍看了,卻只見些青玉碎塊,有兩塊大些的上頭有「玉苑」二字,心道恐怕是這地方的原名。
再往裡走,雕欄裂斷,亭臺傾覆,一片狼藉,只有苑內的花木生機不減。李紈邊走邊看,不時驚嘆。這苑外的荒草地上的東西,雖令人驚詫,與如今眼前的相比,才曉得那些確是隻得算個荒草。
這苑內甬路,按著方位寬窄似乎也有次序,打門口進來最寬的那一路,鋪的平整的脂玉之屬,說是鋪,不如說是澆築,一點縫隙也無,好似天然生成的這麼一條通天玉路來。相交通道,有的看似鋪著青玉,也有鋪著鑿花的紫晶彩寶,另有景內蜿蜒小道用巴掌大的石頭鋪就,那石頭一顆一個花樣,看著像是鮮花落地而成。
苑內亭臺樓閣之屬多半損毀,只從這阡陌之間可略度當年風華。人跡雖杳,那些花木卻兀自欣欣向榮。花圃中填著軟玉,青藤綠樹就根植其間,有的垂珠似露,有的著花如霞。李紈看著那花圃中當做花土的軟玉,神識中浮現出「息玉髓」三個字來,「仙品、神品之壤」。再看其中所栽,有名「滴露」,綠藤攀沿,垂著也不知是花是果的簇簇晶瑩,如露珠般滾圓透亮,似墜非墜。
伸手捻下一粒,鬼使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