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這是努力能得到的技術???(第2/4 頁)
術那幾頁:“怎麼樣,這種手術沒見過吧!”
詹韋和德拉菲爾德沒了聲音,完完全全被紙上極為大膽又不失精巧的固定器械吸引了注意力:“這些都是骨折?骨折不都是上石膏,或者直接截肢,還能用這種東西做固定的嗎?”
“當然可以,卡維醫生昨晚上已經試過了。”霍姆斯說道,“他用的是現世最好的鋼材,用螺紋鑽進骨頭裡。就這樣一根鋼針就找德文克先生開口要了一萬法郎。整條腿不算手術操作費,單單這些鋼製支架就花了他十萬法郎。”
“什麼???”
“這抵得上高階官員一整年的收入了吧!!!”
他們三個在美國當地也算有點錢,年薪也就相當於1萬多法郎罷了。來到巴黎後,還是被這裡的高消費嚇到了,口袋裡的法郎像流水一樣不停往外流,根本收不住。
現在再聽到卡維的收費,實在是開了眼界。
霍姆斯當然也覺得誇張,可一想到德文克和將軍夫人的要求,作為享受了全世界第一例開放性骨折固定術的福利,這筆錢花得很值得。更何況,這兩位對於錢這種東西根本不在乎。
“等我把剩下一臺手術畫完再走吧。”霍姆斯繼續拿起筆寫了起來,“我怕到宿舍倒頭就睡,起來後有些細節就忘了。”
這不是他在誇大其詞,卡維的手術對解剖的要求非常高,連最好的解剖學教授都比不上。隨便一個解剖細節就夠他記上一陣的了,他在外科儲藏室拿著幾根骨頭模具,邊畫邊做標記,總算記了個七七八八。
當然這是卡維的標準,到了霍姆斯和他兩位朋友的眼裡,這就是遠超普通解剖教科書級別的水平。要不是看在霍姆斯剛好是一起來留學的份上,他們恨不得現在就把這張紙撕下來。
“光有解剖圖可沒用,這只是基礎中的基礎。”
霍姆斯已經連續三十個小時沒睡了,真的很累,但不知為什麼,每當翻開這本記錄冊子的時候總有種莫名的興奮感,根本睡不著:“我靠著記憶畫的,這是手術時手臂擺放的位置,找到喙突、三角肌胸大肌間溝、肱骨外上髁作一條連線,連線就是切口位置。”
“好長的切口,選擇這裡是開放性的傷口就在這兒的緣故麼?”
“這個問題我也問過,也算是原因之一。”霍姆斯解釋道,“還有一個原因是骨折位置在近端,這個切口從三角肌胸大肌間溝進入,牽開兩邊肌肉和靜脈就能看到肱骨。”
“這個位置是有一根頭靜脈順著骨頭走行,我記得還有一根橫向的繞著肱骨走的動脈,叫什麼來著?”
“旋肱前動脈。”
“對對對,旋肱前。”詹韋點點頭,嘴裡喃喃著解剖詞,“往後就是旋肱後,往前是旋肱前,都來自腋動脈”
霍姆斯的筆記定格在這一頁,自己抬起雙手學著卡維的樣子做起了手術動作:“先切開面板和皮下組織,然後做筋膜的遊離,顯露出三角肌胸大肌間溝和肱二頭肱三頭的肌間隔。然後沿著間溝間隙進入,向”
“向哪兒?”德拉菲爾德跟著做起了相同的動作。
“對對對,先向內牽開肱二頭肌肌腹。”霍姆斯總算想起了步驟,“然後向外牽開三角肌和頭靜脈,解剖的時候要避開血管。”
詹韋看著圖,又問道:“你標記還是太少了,這裡的解剖結構很亂,兩側肌肉要分離到什麼位置?”
“我是給自己看的,又不是真的教科書,當然只記重要位置。”霍姆斯想了想,往前翻了解剖圖,指著兩處答道,“分離三角肌向外要到三角肌粗隆(就是上方標記三角肌結節的位置),向內要到大結節嵴。”
“原來是這一段。”
隨後,霍姆斯彎曲了自己的肘關節:“肘關節屈曲位,然肌肉收縮,再銳性剝離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