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十三)田春山之“醉裡挑燈看劍”(第1/2 頁)
(三十一)我家的那隻小花貓,身上長著五顏六色的毛
雖然班主任兼語文老師田春山對謝新有著足夠的關心,但謝新打心眼兒裡不喜歡語文,這又是什麼原因呢?按照媽媽嶽淑平的說法大約是因為男孩子天生不喜歡語文。說起來現在的語文課本中大多是白話文,讀起來尚能明白意思,而在過去讀私塾那會兒,沒有白話文全是文言文,學生們除了識字就是讀書背書,書背不下來先生就用戒尺打手板子;現在上學該是幸福多了,起碼沒有誰再敢打你的手板子。
謝新打從上小學開始就犯怵寫作文,平日裡雖不是能說會道卻也是想唱就唱想說就說幾乎不打磕絆兒也算得上唾沫橫飛,但一提到寫作文他就大腦空白,腦子裡就只湧現出這樣兩句話,“清晨,我迎著初升的朝陽上學去……傍晚,我頂著落日的餘暉放學回家!”其餘則多一句沒有。有一次媽媽嶽淑平對他說,“新哪,你不是總聽評說小說什麼的嘛,你想想看人家評書裡都說了些什麼,難道就只有‘早晨頂著朝陽上學,晚上頂著夕陽回家’嗎?”
謝新心想,“也是啊,哪一部評書小說裡也沒有隻說這兩句話的,可我怎麼就在寫作文的時候把這些忘記得乾乾淨淨無影無蹤了呢?!真是灼灼怪事!”後來謝新想了一招,那就是三個字“用好詞兒!”他把幾個諸如“五顏六色”、“五光十色”、“一邊……一邊……”等時鮮的好詞語反覆在腦子裡記下背熟,在寫作文的時候儘可能地將它們用上以給自己的作文增色。有一次班主任王惠英信心滿滿地叫他站起來朗讀自己的作文,“我家養了一隻小花貓,它身上長著五顏六色的毛,有白色的,有黑色的,有紅色的,有藍色的,有黃色的,還有紫色的,看起來五光十色,真好看!它可愛極了,我好喜歡它!”讀完之後,班主任王惠英注視了謝新好一會兒,然後笑眯眯地開口問道,“謝新,你見過藍色紫色的貓貓嗎?貓要是長出藍色或是紫色的毛,那可真是不得了了!”班上的同學連同謝新尚處於朦朦朧朧的狀態,經老師王惠英一點撥方才清醒過來,於是教室裡爆發出經久不息的笑聲,謝新的同桌小女生常淼捂著肚子笑得花枝亂顫,謝新則羞得滿臉通紅恨不得鑽入地縫裡去!他心想,“這回丟人了,這回真的丟人現眼了!貓有黑貓,有白毛貓,還有黃毛貓,怎麼出來紅毛貓和藍毛貓了?又怎麼可能有紫顏色的貓呢!哎!”這已經是小學時候的事了,但想起來仍然令謝新心中臉上無光,被人當作笑柄不是很好受啊!
(三十二)古詩詞的蘊味
上了初中的謝新,正處於極度崇拜英雄的年齡,《少林寺》中眾武僧是英雄,《上甘嶺》中的志願軍戰士是英雄,其中的志願軍女戰士同樣是英雄,還有《英雄兒女》中的王成、王芳兄妹是英雄。在講解《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課文之前,田春山要求大家事先預習課文,並提到電影《上甘嶺》中的英雄人物,他們是在保家衛國而浴血奮戰,是在為中華民族而流血的英雄,但即便是這樣,在講解《誰是最可愛的人》的課堂上,謝新的同學郝海洋聽到志願軍戰士用牙咬敵人的時候還是禁不住暗自偷笑,只不過田春山講解得極投入而沒有留意到罷了。但語文課與課堂外為眾學生所熟悉的電影結合起來,這樣的學習方式使得謝新等許多原先不喜歡這門課的學生眼前洞開了一扇窗戶,使他們對語文教學報以親切的態度。
在寫作文的時候,謝新眼前便不再只是“迎著朝陽上學去,披著夕陽放學回家”了,他的眼前似乎開始變得寬闊了起來,“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於是謝新的眼前出現了南河的影像,還有倒映在河水中的藍天白雲下面的白楊樹,以及濃密而低垂下頭的綠枝搖動的垂柳。從春天的河岸向村莊望過去,是在春風中綠意盎然的麥田;再望過去,那裊裊炊煙升起的地方是村莊,是那個叫新屯村的生養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