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第1/2 頁)
陳近南忍不住讚嘆道:「江秋真乃神人也,這種種機關,巧奪造化,真不知你是如何設想出來的!」
楚江秋臉上微有赫然,心道:我不搞設計,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
與楚江秋輕鬆寫意的休閒生活不同,此時朝堂之上,因為陳鼎的一封奏摺而炸翻了天。
吳應熊早已返京,並且揭露了有賊人在寧波密謀製造一事,朝廷大為重視。
而緊跟著到來的水災,很明顯是人為而致,若是再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引起民變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朝廷諸公,無不懸心。
而陳鼎一封八百里加急奏摺,則讓朝堂上下,都是悄悄鬆下一口氣來。
實在是現在的大明,根本經不起一場的折騰了啊!
而讓人沒有料到的是,將這場扼殺在萌芽狀態的,居然是區區一位縣令。
而根據這位縣令的奏摺而言,這一切都和一個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那就是楚江秋楚才子。
又是楚才子!
為天地立心,為生命立命,為往聖續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四句足為天下讀書人座右銘的立言,熱度才剛剛將下來,那邊楚才子又出手了!
先是輸血救人,開創醫學領域之先河。
再是散盡家產,只為救活數以萬計的災民。
最後則是三種新的農產品,玉米、花生和地瓜,如果這三種農作物真的如同這位楚公子所言,產量高、不擇地的話,那麼這三種農產品給大明來到的影響,簡直無法估量!
甚至說憑藉這三種農產品拯救整個大明都不為過!
當然了,相信這一說法的人只是極少數,大多數人還是不信的。
只因為這三種農產品就好似憑空從天上掉下來一般,憑什麼就讓人相信這些農產品能夠高產?
為什麼以前就沒人發現這些?
所以對這件事情,朝廷一定要派人進行核實,一定要徹查這件事情到底是否屬實。
第111章 太子公主隨隊
現在朝堂上議論的則是,對於有功之臣陳鼎該如何賞賜,對有功之民楚江秋又該如何賞賜。
吏部侍郎朱大典則提出不同意見,認為該當處罰陳鼎。
理由就是陳鼎不按照正常流程逐級匯報災情,而是越級直接上報朝廷,這與朝廷制度不符。
按照朝廷的賑災流程,的確是需要逐級匯報,匯報完成之後,還要由官員組成領導小組,親赴現場考察受災情況,然後定下賑災流程。
而陳鼎的做法,是直接發奏摺給朝廷,肯定是越級匯報,如果以此為理由處罰的話,完全沒毛病。
(這裡其實是為瞭解釋陳鼎為何沒有按照賑災正常流程走,如果不解釋清楚的話,肯定會有讀者罵我:)
有道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如果朝中有人的話,遇到這種情況,就可以出面反駁,保下當事人。至不濟下朝之後也能馬上通知,好讓其心中有數。
陳鼎根本就不認識什麼大官,也就是朝中無人。
好在內閣首府史可法並非昏聵之人,出言反駁道:「當時誠國公世子吳應熊在柳城遇刺,按照誠國公世子的說法,寧波的官員體系之中,必定有對方的暗子。」
「所以當時寧波的官員並不可信,而縣令有直接上奏摺的許可權,所以越級匯報一說,就不比再提了。現在要議的是,對有功之臣陳縣令,該當如何賞賜。
對於陳鼎賞賜的論調很快就定了下來,無非就是升遷,這對官吏來說,是應有之義。而陳鼎的升遷,定在任期滿之後進行提拔。
但是對楚江秋該如何賞賜,就爭執不下了。
少數人認為,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