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第2/2 頁)
色國產的武器裝備,新出現的地面重武器包括裝甲旅使用的chi-pt45猛麒式通用主戰坦克及其附屬的自行火炮和步兵坦克,吸取了德國e50與e75系列、俄國t34與t44系列、美國26霞飛與26潘興坦克的經驗,用來替換服役多年的pt4重型坦克系列車族,並配合pt5龍剛坦克使用。chi-t45中型坦克主要替換pt3中型坦克,總體重量維持在30噸左右,位置與美國佬的謝爾曼、德式e25和俄式t34基本相當。chi-lt45輕型坦克車族用於替代pt2系列坦克,參考德式e10和e20輕戰車的特點,並可外掛加裝飛彈發射器。
中國軍隊45年型部隊在輕武器方面的發展與以前相比不是很多,不過部分用慣了kbz41卡賓槍的前線部隊官兵(尤其是三軍突擊隊和特種部隊)還是覺得792毫米中間型槍彈比起9毫米手槍彈來說後坐力依然偏大。任士舟的科技部兵工署為此專門以日式65毫米有坂步槍彈、瑞典的65毫米子彈、英國的48毫米子彈和美國的762毫米1卡賓槍子彈作為樣板進行測試,技術人員和士兵們結果發現三八大蓋的65毫米子彈帶來的後坐力最小,而且彈道非常穩定,但殺傷力較弱。美式1卡賓槍子彈射程過近,殺傷力也比不上湯普森衝鋒鎗。英國人提供的樣品威力也比較小,最後慘遭淘汰。後來任士舟將科技部的鐵幕013號工程師與獨孤永昌的反饋意見綜合起來,確定了自主研發小口徑槍彈的效能要同時兼顧控制重量與提高殺傷力,最終研製出58毫米口徑的重彈頭短步槍彈,及其配用的國產kbz45卡賓槍(也可稱為突擊步槍)與bzd45半自動步槍和g45機槍共同裝備部隊。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