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學(第1/2 頁)
當年的譚京踩著十幾歲的尾巴,趴在距家2000公里的海濱公園的圍欄上,遠眺著圍欄外的大海。那片海他還記得,如同那天的天氣,灰濛濛的,渾濁而又不安分,忽高忽低的海浪上面有幾隻白鷺在做著一些無規律的俯衝,姿態輕盈,卻也隱藏不住它們的努力。
從小在海濱城市長大的譚京,自然很喜歡大海,總覺得這是上天對他一種饋贈,讓他所在的北方城市相比其它地方更顯高貴和特殊。同時,大海還會對自己有一種很特殊的吸引,譚京管這種特殊的吸引為“本能”,無論是渤海、黃海還是北海,譚京每到一個海濱城市,都會被這種本能所吸引,指引著他到海邊。但隨著年齡的增加,以及經歷了這幾年的漂泊不定的生活之後,譚京越來越覺得這種本能似乎也在不知不覺中平淡了許多,慢慢的變得可有可無,對於大海的依戀變得不再沉迷、期盼,有的只是習慣性的瞄一眼這裡的海,再跟家鄉的海做一下比較,記住了這種不同,便記住了一些自己曾來過這裡瑣屑細微。
就像故事的開始,當譚京來到廈門的第一天,第一件事便是跑到附近的海邊,對著面前的這片陌生的大海,一句話沒有,發了半天的呆。直到他的心情平復,好奇感逐漸消失,腹中的飢餓感慢慢襲來時,他才覺得該去幹正事了,反正未來的四年光景都會在這所城市度過,自己又何苦像一個匆匆過客一般在這裡故作什麼深沉,回身提起行李箱朝著自己的目的地去了。
目的地是j大,今天正是新生報到的時候。作為新生的譚京,這是他生平第一次見到j大的校園。
說起來,譚京對於j大還是懷著巨大幻想和期待的,這主要與他高中的坎坷經歷有關。高中苦讀三年,外加一年顛沛流離的復讀生活,讓他受盡磨難,幾經波折後終於考學成功,雖然與他的理想大學存在一定差距,但畢竟是逃離了高中那片苦海,所以他不辭萬里從北方城市來到廈門,本想可以盡情擁抱人生中最好的時光了,可是有些事卻事與願違,要不是心態好,他很難接受眼前所看到的一切。
校園很大,而且乾淨,裡面的綠化不錯,到處都可以看到草坪和南方特有的高大濃密的植物,確實配得上大學的稱號。但是抬頭望去,那些掛在樹上的歡迎新生的各種條幅怎麼就能擺成這個樣子,就像那些老街道里雜亂無序的電線,垂頭懶散地吊在樹上,校園裡人聲嘈雜,看似有序的擺在道路兩旁用來接待新生的桌子,早已被人群層層包圍,被擠的歪七扭八的,新生服務處,連個接待的人都沒有,取而代之的是夾雜在學生裡的一些商販,熱情地湊上來詢問是否需要一些生活用具。
這樣焦躁的環境,配合著陰沉悶熱的天氣,讓譚京心中越發不快,忍不住地在心中悶聲道:“我操。”
j大是由好幾個校區組合而成,比如航海校區、師範校區、輪機校區、水產學院、生物工程學院等等,這幾個校區距離都不遠,沒有找到服務站諮詢人員的譚京只能像悶頭蒼蠅一樣在校區裡轉來轉去,幾經周折,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宿舍所在地“文學院”,這是錄取通知須知中提到的線索,讓他在打聽路線時省了很大功夫,不過這似乎也側面反襯出學校似乎知道自己在接待新生時可能出現的短板,提前留了一手。
雖然“文學院”名字聽起來頗為大氣,但縱觀整個校院,也只不過是由一座三層宿舍樓,一棵大榕樹,一個籃球場和一個食堂組成。放眼望去……呃,不,應該說只需一眼就能把整個文學院收入眼底,如此迷你的一個院子著實感覺承受不起文學院這樣的稱謂。
“你好,同學您是藝術系的嗎?”一個戴茶色眼鏡的瘦子看到拉著行李箱的譚京問道。
“是。”譚京懶得多說一句話。對這些師兄們接待新生的方式不敢恭維,藏在一個小角落,沒有嚮導,沒有迎接,叫什麼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