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1/2 頁)
韓太太由王蘋扶著,在堂屋裡的紅木椅子上坐了下來,擺了擺手:&ldo;既是蘋姨娘的孃家人,不必多禮,都坐吧。&rdo;
王蘋親手從丫鬟手裡捧過茶來,笑盈盈道:&ldo;太太喝口茶,叫這幾個孩子來給太太行禮。&rdo;
韓太太端坐著,沈宜秋姐妹和王玉嬌一起上前行禮,韓太太只淡淡瞥了一眼,叫丫鬟拿了三個荷包分給三人:&ldo;一點薄禮,給孩子們玩。&rdo;
王蘋並不意外韓太太的冷淡。說起來,妾的家人連個親戚都算不上,如果不是為了這次的事,王家的女眷可能一輩子都見不著韓太太。
&ldo;太太您看,這是玉婷,是我大哥家的庶女。這是宜織,這宜紅,是我妹妹的兩個庶女。太太看可還好?&rdo;
沈宜織拼命低著頭,躲閃著韓太太看貨物一樣的挑剔眼神。韓太太來回看著眼前三個少女,神色緩和了些,對著王玉婷點了點頭:&ldo;這孩子倒是一臉福相,是個宜男的。&rdo;
王大太太頓時喜上眉梢:&ldo;玉婷性子溫婉,最是安分守己的。&rdo;
韓太太淡淡應了一聲,王氏頓時有幾分著急:&ldo;太太,我家的宜織最擅女紅,別看年紀小,繡的花兒那跟真的一樣。宜紅會吹笛彈琴,可惜沒有帶笛琴來,不然可以吹給太太聽。&rdo;
沈宜織低著頭,心裡不覺嘆氣。太太呀,你倒是想推銷,無奈你搞錯了,如今的沈宜織,女紅實在是拿不出手了。若是韓太太現在就讓她來繡幾針該多好,馬上就可以被她把事情搞砸!
可惜韓太太只淡淡掃了沈宜織一眼:&ldo;女紅好倒也不錯,這孩子長得也好。&rdo;
沈宜織正暗暗扼腕,沈宜紅已經細聲細氣開口道:&ldo;太太,女兒帶了簫來,若是韓太太不棄,女兒願吹一曲為韓太太解頤。&rdo;
居然帶著簫來!
沈宜織不由得側頭看了一眼沈宜紅。她就這麼想做姨娘?知不知道知府大人今年已經五十多歲了呀?沈宜織實在不能相信這麼一個年輕小姑娘真會甘心去做個老頭子的妾室,就算是白姨娘,當初沈老爺納她的時候也還不到三十歲呢,何況沈老爺長得還算人模人樣。
難道說白姨娘就是這麼教育女兒呢?還是說‐‐沈宜紅知道這一次來京城的目的,韓太太並不是在給韓老爺挑妾侍?
韓太太也為沈宜紅的話略微一怔,隨即點了點頭。寶竹忙從袖子裡抽出一支極短的竹笛,沈宜紅接在手裡便吹了起來。沈宜織雖然不知道這是什麼曲子,卻也覺得音韻活潑,當真吹得不錯。看來沈宜紅當真是有備而來啊!
韓太太微閉著眼睛聽了半支曲子,便抬了抬手:&ldo;好了,這孩子也是個不錯的。你們遠道而來也累了,都早些歇著吧。&rdo;
王蘋恭順地攙著韓太太走出去,低聲問:&ldo;太太您看‐‐&rdo;
韓太太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ldo;都是家的孩子?你倒是盡心。&rdo;
王蘋低頭道:&ldo;妾也是想為太太分憂。如今三小姐那邊需要人手,咱們府上又正是需要平北侯府提攜的時候,妾自然不敢不盡力的。&rdo;
韓太太哼笑了一聲:&ldo;你是個懂事的,這些年我也沒虧待過你。這次這三個丫頭都不錯,說起來,除了老三媳婦買來的那個丫頭,就數著這三個了。&rdo;
王蘋心裡一喜,接著又是一憂。韓家三奶奶送來的那個丫鬟葉秋晴是犯官人家的女兒,本也是知書達禮的小姐,因家中獲罪被發賣才落了賤籍,可是那容貌才華都是一等一的,自己孃家這三個姑娘中,除了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