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第1/4 頁)
加金魚袋賞銀千兩,旨意擬好之後馬上就以八百里加急快報送往潼關。
為什麼王風賜會為李嗣業說好話?這個內侍可是清楚的知道唐玄宗的性格,唐玄宗到了晚年做什麼事情都沒有耐心,如果自己說得前方一片大好唐玄宗必定會令李嗣業出戰,這個王風賜可是摸準了好大喜功的唐玄宗的脈了,然而李嗣業如果出關與安祿山交戰,勝了自己的功勞跑不掉,敗了那就全部是李嗣業的錯處了,而且李嗣業可能不會冒著與又是敵兵決戰的風險出潼關的,那正好,自己就可以用監軍的身份構陷李嗣業,那還是能夠出了自己的一口氣,王風賜這個為了自己私憤可以不顧大局的人簡直是奇葩一棵,不過中國人從來不會只有這麼一個只為自己著想卻枉顧國家與民族的人。
果然王風賜猜中了唐玄宗的反應,唐玄宗的聖旨很快就到了潼關,隨聖旨前來的還有長安的一批糧草和軍械,李嗣業跪在地上聽聖旨臉色卻是越來越黑,封常清的臉色只有比李嗣業更黑的,兩人都知道潼關的十幾萬兵怎麼可能出關去尋安祿山決戰?防守都還不夠,出戰正是舍長就短,李嗣業手下的精銳騎兵不少,還有陌刀兵,不過騎兵對於安祿山來說數量太少,陌刀兵同樣如此,這樣貿然出戰估計是敗多勝少。
傳旨太監尖著嗓子說道:“驃騎將軍還不接旨?”
李嗣業這時和封常清對望一眼,說道:“這位公公。不知這大勝是哪裡來的根據?為何要我軍出潼關作戰?”
傳旨太監不由疑惑,他傳旨不再少數了,居然有這樣不肯馬上接旨的。就說道:“這個我怎麼知道,大將軍還是先接旨吧。”
李嗣業無奈起身接過聖旨,請這位傳旨太監稍坐,就拉著封常清到一邊商議,那傳旨太監還以為有賞錢,結果李嗣業直接將其丟在一邊,不由氣歪了鼻子。坐在那裡生氣了悶氣,一同聽旨的還有王風賜,這時王風賜悠悠的走了過來。拱一拱手說道:“這位大人怎麼稱呼?”
那傳旨太監一看,喲,這位是五品的內官,自己一個七品內官怎麼能夠這樣託大。宮中資歷官階高的太監不少。誰也不知道得罪了人之後會不會有麻煩,連忙起身行禮口稱:“奴婢姓陳名郊,不知這位老爺是?”
王風賜雖說是內宮太監,不過皇宮中光太監就有一萬多,這陳郊沒有見過,王風賜笑笑說道:“吾是監軍王風賜,這李嗣業可是太無禮了,既不馬上接旨。又對傳旨天使無禮,真是驕橫無狀。陳郊你可別往心裡去。”
王風賜這話可夠點明瞭,隨後遞了一個小袋子過去,陳郊不動聲色的收了過來,王風賜又說道:“我未來軍中一直是伺候貴妃娘娘的,娘娘覺得我還算不錯,就放到軍中來做個差事,要是得了什麼功勞也好面上有光不是,不想這安西來的李嗣業卻是個驕橫的主,我是好生難過啊。”
王風賜就是在陳郊面前點明瞭自己是楊貴妃那邊的人,這陳郊一聽,寵妃的人啊,這可是當今聖人最寵愛妃子的人,馬上臉上堆滿了笑意,連連作揖,王風賜這一番話,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自己不待見李嗣業,隱晦的讓陳郊回去覆命的時候給李嗣業上上眼藥的,王風賜覺得已經點得差不多了,也就跟陳郊在那邊閒扯起來。
李嗣業拉著封常清走到正廳的一個側廳裡面,李嗣業皺眉道:“這是怎麼回事?已經馬上就要冬季了,卻要我兵出潼關,且不說安祿山部下本是北方兵,又遠遠的多過我軍,還有就是放棄潼關出城野戰,這豈不是脫了鎧甲與人搏命,這樣的聖旨真是叫人摸不著頭腦,封防禦使怎麼看這事?”
封常清一臉凝重:“安賊勢大,守潼關還能行,出城野戰絕對不行,萬一戰敗,潼關必危矣,潼關絕不容有失,不然長安難守,李都護可快馬傳信聖人,問為何要我等出戰?還有就是安祿山兵缺糧這是哪裡來的訊息?你我兩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