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3/4 頁)
這一下子就越過了眾多老字號,儼然成了襄陽商家的代表。以玉泉庵如今的聲勢,這種抬舉自然是無人反對的了。玉泉庵這樣投桃報李,楊娘子自然高興。連忙謙謝道:“我們也只是盡一份心力,這次的事情要謝就應該謝襄王宅心仁厚,愛民如子,明鏡大師慈悲心腸,普度眾生。”
玉泉庵法會舉辦在即,廣慈如今壓了重任在身,不便久留,關切叮囑了楊娘子幾句注意身體之類的,便告辭去了。
楊娘子忙叫了徐動進來,好生安排義賣的事情。那邊楊得廣帶著補品去於慶家探了病,回來告之眾人,於慶精神尚好,如今在家休養,請大家不必懸心。鋪子裡眾夥計見東家這樣善心,平素裡又相處得好,做事自然更加賣力了。
楊得廣正**出門辦事,卻不料被平素幾個生意上有往來的老闆堵在了門口,這幾個老闆不知從哪裡得了訊息,知道姿生堂背後有襄王府撐腰,此時對待楊得廣的態度更加熱絡,幾人不顧楊得廣推辭,起鬨拉著他就去酒樓吃酒。
楊得廣起初還不知情,等酒過三巡,聽那幾位老闆話裡暗示,這才明白怎麼回事。楊得廣不禁有些為難,否認吧,他們姿生堂確實跟襄王府有千絲萬縷的聯絡,連股份都有襄王的一份,當然,那點錢人家襄王也不會放在心上。若承認吧,他自然是知道,商場如戰場,生意靠交情。就怕這些人有什麼事求到自己這裡來,也是個麻煩。
其中一位做香粉材料的王老闆是眾人裡領頭的,見楊得廣有些遲疑,出聲探問道:“自從我跟楊兄打交道,就看出楊兄不是一般人,只是咱們哥幾個這麼久相識,情分比起別人來那不是一般。若楊兄顧忌有些話不好說,我們也不問了。只是想請楊兄幫個忙。 ~”
楊得廣哪裡肯輕易答應,連忙謙讓道:“王大哥實在高看我了,我們鋪子本少店小,楊某又是個外鄉人,怎麼比得上王大哥立足襄陽這麼多年,生意大,人面廣?王大哥都不能辦的事情,楊某就是有心幫忙也恐怕無能為力啊。”
王老闆嘿嘿一笑,道:“楊兄就是小心謹慎過頭了,若是論起楊兄後頭那位,在襄陽城裡就是天這次的事情決計不會讓楊兄為難。想必您也知道,昨兒王府發的那兩則通告了。我們兄弟幾個,對裡頭說的發賣有些興趣,只是牽扯到這麼多處鋪子,酒樓還有田地,不知道王府那邊是個什麼章程。不知道楊兄能不能幫我們引薦一下,聽說有位王府管事與您是頂熟絡的”
楊得廣愕然,自己都是前兩天才知道,這些人打探訊息的功力也太強了吧。他也不再掩飾,鄭重道:“王兄,我認識的那位王府管事並不管這事,冒昧登門叨擾,恐怕不太合宜。不過我們鋪子與玉泉庵倒是很熟,這次王府發賣郭家的產業,言明就是要支援玉泉庵的法會。連王府長吏向大人,都會親臨關照。我勸王大哥還是走一趟玉泉庵,畢竟這是積德的大好事,不必走那後門小道。”
那王老闆訕笑著掩飾尷尬,只得岔開話題。話不投機,這酒宴也就提前散了。
被朝廷通告引起貪**的襄陽城中商人不在少數,那郭全德的產業十有都是在黃金檔口,聲名不小的。誰都知道,只要入手就能賺錢。所以像王老闆那樣想盡辦法要走走後門的大有人在。
幾個商人走關係走到了吉祥衚衕樊府,卻被主人以身體不適為由擋了出來。這樊府主人樊耀慶本只是個漆料商人,生意做得也不大,不過他的二女兒抬進了襄陽知府胡衡的府裡,做了五姨娘,頗為得寵。所以連帶著他這個不入流的親戚也混出了幾分臉面。
樊府後院一處隔絕往來,自成天地的院子裡,郭全德正閉目養神。儘管外頭緝拿他的通告遍佈大街小巷,儘管襄陽城內外搜查得沸反盈天,郭全德卻能安然自坐。原因正是誰也想不到,他能躲在對頭襄陽知府胡衡的姨娘孃家。樊耀慶受過他的大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