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用人之爭(第2/2 頁)
但我不認為他是可以治國的大才,治理一州一縣或許能夠勝任。治理一省一路,怕是沒多大把握。” 王淮說:“唐仲友與臣是同鄉,且臣的兒子娶了唐仲友的女兒,兩家有姻親。太子與臣的舉薦人選不同,臣想多說幾句。”趙盞說:“所謂舉賢不避親,請王相直言。”王淮說:“臣以為,二人都能勝任。至於太子說朱熹治理一省一路未必能做得好,但太子所言並無根據。要論經驗,唐仲友任過知州,亦無治理一省的經驗。既然可以治理好一州一縣,未必不能治理好一省一路。”趙盞說:“江西的事太大,我不能讓人去那練手。唐仲友至少還做過知州。”王淮說:“朱熹也做過知州,還做過巡撫使。”趙盞沉默不言,王淮也不說話。趙盞說:“王相請繼續講。”王淮說:“朱熹是江西人,治理家鄉豈能不盡心竭力?朱子名揚四海,江西文化昌盛。大災之後,恢復人口耕地固然重要,興盛文化,同樣重要。以朱子名氣,能吸引各地學子遷居江西,百利無一害。”他接著說:“最關鍵的,讓唐仲友主管江西,兩人必定水火難容。轉運使不能得到當地文人士子的支援,必定阻礙重重,如何才能治理好呢?太子此舉,頗為不妥。”趙盞想了想。“聽王相一席話,我舉薦唐仲友是不太妥當。”王淮說:“太子恕罪,臣實話實說。”趙盞說:“指明我的錯誤,是臣子的責任,我怎會怪罪?”他將茶杯放下。“這麼一說,他倆都不太合適。從別的省調一位有能力的官員負責江西政務,是否妥當?空缺的那一個省,再議人選。”眾臣都暗說:“太子是鐵了心不想用朱熹。”王淮說:“不妥。轉運使到任後,江西政務要從頭開始,空缺的那個省換了轉運使,也要從頭開始。反而耽擱了兩個省的政務,這非常不妥。”周必大說:“臣附議。朱熹最適合做江西轉運使。”趙盞暗說:“你倆是鐵了心要舉薦朱熹,逼著我不得不用。”又想:“王相和唐仲友是同鄉姻親,尚且舉薦朱熹,不舉薦唐仲友,或許朱熹的確更加合適。一路轉運使,只要把江西治理的好就夠了。不會對國家政策產生影響,或許是我過於敏感了。”他問趙雄:“趙相怎麼想的?”趙雄說:“臣認為王相的話有理。”趙盞說:“那就票擬吧。我不參與,你們舉手來定。”王淮與周必大當然是舉手贊同,趙雄,留正和趙汝愚也先後舉手,全票透過。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