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水到渠成(第2/2 頁)
訊息傳到青州,李正己整個人都不正常了,人都麻了。
“說甚?說甚?”李正己的兩個眼睛瞪得像銅鈴一般大,彷彿要把前來報信的長子李經給生吞活剝掉,“魏博、成德十二州四十餘縣大多已經被朝廷的大軍攻陷,就只剩下真定以及元城還沒有被官軍攻陷?”
“阿爺,不是被官軍攻陷。”李經苦笑道,“是各州各縣的庶族鄉兵綁了士族,主動將城池獻給了官軍,官軍根本就沒打!一仗都沒有打!”
“上邪,一仗都沒有打就光復了四十餘縣!”李正己感到眼前一陣陣的發黑。
魏博鎮、成德鎮這麼不經打,這是李正己萬萬沒有想到的,他原以為這兩個鎮坐擁十二州四十多個縣,即便在白馬寺之戰中被全殲了三十萬正兵及鄉兵,可是破船也有三千釘,搜刮一下怎麼著也能湊出幾十萬鄉兵吧?怎麼著也能守個一年半載吧?
結果呢?結果王臣大軍六月下旬才過黃河,到六月底就已經收復了大部州縣,只剩下真定和元城兩座孤城還沒有被攻陷,這也太快了點!
所以李正己就不能不擔心,他的淄青鎮又能堅持多久呢?
單單以兵力而論,淄青鎮的兵力比魏博鎮、成德鎮還多,足足擁有十萬大軍,可是李正己的根基卻要比李惟嶽單薄得多,跟田承嗣就更加沒辦法相比。
李惟嶽的舊部大多是奚兵和契丹兵,等閒不會背叛於他。
田承嗣的舊部雖然是漢人,但是有很多都是田氏的故舊。
只有他李正己沒有本族舊部做根基,因為高句麗早在一百年前就已經被滅國,高句麗人也已經四散到了大唐的各個州縣,大多數人都已經融入了漢族。
所以李正己就不能不擔心,當王臣大軍殺到時,淄青鎮計程車族會不會拋棄他?
畢竟這時候驅逐他李正己,然後宣佈歸附朝廷,再請朝廷派一個節度使過來,淄青鎮十州計程車族就可以免於重蹈河北士族的覆轍,被遷往遙遠的安西。
做這樣的選擇題似乎並不怎麼困難,一邊是一個沒什麼根基的高句麗節度使,一邊則是各州士族的百年甚至於千年大計,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怎麼選。
思忖間,府邸外忽然間響起喧譁聲,還有兵器的撞擊聲。
隨即年僅十五歲的次子李訥慌里慌張的跑進大廳報告道:“阿爺,反了反了,中軍牙兵還有各營鄉兵都反了,都反了!”
“說甚?”李正己聽了之後先是一驚。
但很快,李正己又頹然跌坐在椅子。
:()我在大唐安西當大都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