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2/4 頁)
回到了唐緣家中,方青悵然出門,三個小美妞都不在家啊,都乖乖上課去了。閒來無事,方青又一次的來到南大,這所夢中的大學,這裡沉澱著方青太多的感慨。
南大的音樂文化是蠻濃厚的,方青呆在南大的四年中,也加入了一個音樂社團,算得上一個蠻不錯的音樂業餘玩家吧,對大多數的樂器都會玩,但是不怎麼的精通。反正現在閒著也是閒著,方青就想到來南大的音樂琴房蹭著玩。
“地下一層113號琴房。”方青拿著剛買的笛子包,從一棟蠻漂亮的樓裡出來,穿過小花園,從樓的後尾處下到地下。地下的琴房入口與上樓的琴房入口分在兩頭,所以,玩音樂的同學,只要拿不到一層的琴房,便只能先跑去開琴房,然後再跑出來,經過小花園,從樓尾處下到地下。
好在,地下琴房雖然麻煩,可冬暖夏涼,實屬聚會、嘮嗑、談情、拉呱的不二之選。下到琴房,便隱隱聽到幾堆嘈雜的交流聲,感覺人數不少,方青從心裡否定了捉對談情的情況,應該是聚眾打牌、嗑著瓜子聊天居多。
走進琴房,稍稍活動了一下。時隔多年,再一次回到了熟悉的地方,方青心中有些感懷,吹奏笛子的念頭也有些高漲。關上房門,把笛包放在桌子上,熟練地貼笛膜,除錯笛子。笛膜是採葦枝杆中間的薄膜製成,長時間不用就自然的失去了敏感度,不利於音色的控制。重生前的方青是不懂這個的,但現在,就不用細說了。
一套專業、職業、熟練的事前準備之後,方青拿起笛子,隨意地吹了幾分鐘,無非就是活動手指、調整氣息的過程。重生回來,方青第一次拿起自己的笛子,好多地方都透著生疏,大概地除錯、隨意吹奏了幾分鐘,方青便覺得自己的氣息和手指都活動開來。
這麼短的時間得到調整和恢復,方青還是比較滿意的。好像自從自己重生回來後,對身體的協調性和感官的認知都有了很大、很敏感的進步。打檯球是這樣,吹笛子又是這樣。不過,方青倒是沒怎麼在意,自己可是有暗魔法的超級牛人啊,現在這算什麼,回到一個年輕的身體中,敏感點也是正常的。
閉上眼睛沉寂了數十秒鐘,方青輕輕地將笛子抬起,一聲清脆的仿若黃鶯般明亮的鳥的鳴叫聲,從琴房傳出,聲音婉轉悠揚,清脆欲耳,緊接著,一層層湖水的波浪潺潺而動,由近及遠盪漾而去,消失在水天相連的地方,數息間,一簇靈活的圓滑的音符緊接著傳出,帶著一絲絲的春意,一絲絲的清新,由遠而近飄來,繞樑不絕,不久,又緊隨著幾聲蜻蜓點水般的細小泛音符一起,向著遠處擴散,融入海天一色之中……
《鄉歌》——南大一個美女音樂老師的一首深具地方特色的新派代表作,方青上學時隨美女老師學習期間雖然接觸過這首曲子,也十分的想要演奏,可因為實力不濟,沒能如願。畢業之後發奮,終於可以根據原曲的意境加上自己的理解,熟練地吹奏出這首方青由心喜愛的曲子。
此番回到這個琴房,回到這個闊別已久、曾深深懷念的地方,從方青口中吹出的《鄉歌》,意境更加深遠,配合這十餘年的功底技巧,完美地展現了這個優美、抒情的曲子。引子之後,是一段優美的小行板,雖然沒有樂隊的配合,但方青的思緒已經深入其中,順著旋律的流動,手指輕巧地揉、顫、疊、打,新派風格特色熟練地演奏了出來,一脈欣欣向榮的畫卷優雅地展開……
一分多鐘的演奏在一聲亮麗、舒展的長音之後,緩緩停歇下來,方青眉頭微皺,此刻的心中不由地升起了樂隊伴奏時的那段悽美的陪襯旋律,笛子再一次輕輕、緩慢地舉起,動作彷彿都孕育在音樂的律動之中。
一聲蕩氣迴腸的嘆息,仿若分別多年的遊子迴歸故里,物是人非,早已不是當年的景色,心情愉悅中帶著些許遺憾,回憶的篇章欣然而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