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明朝榆林鎮 > 第27章 鑄鐵搪瓷

第27章 鑄鐵搪瓷(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抗戰之烽火燃血中醫大師扁鵲沈家大小事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漢末浮沉書五胡明月雲堯長歌大唐:靈氣復甦,全民修仙!大唐:九五至尊三國之開局被捆到劉備軍營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記,繃不住了一條路要走多遠才會是盡頭從特種兵開始融合萬物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驚世駙馬爺,他醫手遮天無敵縣令:從替哥哥入洞房開始重鑄漢骨行走在元朝末年穿越李自成,親手終結大明和大清

小衙內現在基本痊癒了,但身體還很虛。老媽一邊看他吃飯,一邊織著毛線帽子,給他聊之前技術秘方的事情。

首先是火柴研製大獲成功。這東西難度不大,就是把尿液大火沸騰蒸發水份,剩下的餘液陰乾成塊狀白磷。西北乾燥少雨,即使在冬季,水分蒸發也很快。

現在是冬季天氣冷,遠低於白磷自燃的零上四十度。可以把白磷放在野外風吹日曬,逐步自然轉化成較為安全的紅磷,作為火柴摩擦塗層。火柴棍頭就用樹膠和硫磺粘在一起,這就是現代安全火柴的雛形了。

只要注意好防毒,戴好口罩和手套,再利用冬季寒冷氣溫低,白磷就不會自燃,也不會對人體產生毒副作用。

製作火柴勞動量不大,適合婦女、老人和孩子,還是人力密集型產業,能解決很多人的就業生存問題。

尤賀氏收留的孤兒寡母和老漢,不好意思吃白食,都積極主動的製作火柴,實現了自食其力、自力更生。他們的精神面貌也好轉很多,能大大方方的挺直腰板做人,不再有“人在矮簷下”的憋屈。

這東西物美價廉,又輕便小巧,市場需求量極其驚人,取代中國傳統的“火鐮石”,只是時間問題。

其次是鑄鐵搪瓷。也就是明朝大名鼎鼎的“景泰藍”民用版。它們可以做成餐具、茶具、臉盆、衛浴等多種日常用品,適用性非常廣。鑄鐵搪瓷的餐具和茶具,甚至可以直接放在火上燉煮食物。

鑄鐵搪瓷比瓷器結實輕便,又比鐵器美觀輕薄,是二十世紀下半葉,全中國一度最流行的輕工產品。

鑄鐵搪瓷的原材料,就用大明此時最常見、最廉價,是個小作坊都能生產的白口鐵就可以了。

榆林本地工匠的上釉水平,真心不敢恭維。但這是民間日常實用物品,隨便搞點五穀豐登、福祿壽喜之類的大眾惡俗圖案,也就差不多了。

真要把江西景德鎮的老師傅請過來,那產品價格就高了,不適合作為日常民用品銷售。

第三是鑄鐵搪瓷的上游產業——砂模鑄造。

榆林地區除了沙漠,並不缺水,共有大小河流837條,其中常年流水河570條,季節性流水支溝261條,均屬黃河水系。豐富的河沙,為砂模鑄造提供了大量的輔助原材料。

這種鑄造法誤差小、成功率高、速度快、成本低廉,是明朝末年乃至近代,最佳的鑄造標準化方法。

現代阿富汗農村土作坊,還在用這種方法制作摩托車輪輞等產品——唉,真不知道,他們哪來的勇氣,敢使用這種三無產品。

對於手工業和鑄鐵業極其發達的明朝,只要點破這層窗戶紙,聰明的工匠們就能製作出合格商品。看看現代外國博物館裡的古代文物,幾乎九成展品,都是來自中國。

還有一點很重要,透過鑄鐵搪瓷和砂模鑄造,製造新的鐵製品消費熱點,可以大量消化明朝嚴重過剩的鋼鐵產能。

有現代學者統計,明末全國的鋼鐵年產量,超過第一次工業革命前,歐洲地區的鋼鐵年產量。

明末晉商給後金偷偷運輸包括鋼鐵在內的戰略物資,南方商人也大量走私鋼鐵給西夷,甚至派出工匠,協助歐洲人制作鐵炮。

背後的深刻原因,就是明朝鋼鐵產量嚴重過剩,商人們必須尋找外銷出路,不自覺的走向賣國求財的歪路。

所有群體的行為背後,都可以用經濟學原理解釋清楚: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第四個是製作老式的,傻大黑粗的炮筒爆米花機,那可是二十世紀六零~八零後孩子們的最愛。

它是利用氣壓差,受熱膨脹的水蒸氣給機器內部加壓,然後開啟蓋子的瞬間,壓力忽然降低,糧食就能膨脹。

玉麥(注:玉米

目錄
炮灰女一身反骨,沙雕捉鬼贏麻了從美漫世界開始當怪盜甦醒的秘密人人都說我是死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