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黑地獄(第2/2 頁)
中在每年的6月~8月。”
“為了防止糧租黴變、青麥顆粒大壓秤,山中寺規定,必須等天氣晴朗,把糧食徹底曬透、曬乾才行。”
“交租子時,還要在寺裡的打穀場,再一次曬乾、揚淨,並用比正常鬥,大兩成的大斗來稱量。”
腦袋都垂到胸口的滕小富,說話聲音跟蚊子一樣。
“那些交糧租的佃農,被和尚拉去做什麼?”
耿如雲看到,剛才解圍的執事僧愣定,帶領一大群排隊交租的農民,去寺廟裡了。
“山中寺規定,諸如清掃廁所、維修道路屋舍、蓋房子、築圩堤等所有雜活,都由佃戶無償義務承擔,這個叫打差。”
還是董桂有眼力勁,問出最關鍵的問題:“山中寺有多少畝地?多少間房屋?多少和尚?”
腦袋已經快低到肚臍眼的滕小富,小聲回覆:“我聽說好像有,六萬畝以上的土地;兩百間左右的房產,三百三十個和尚;一千三百多家佃戶,僱農長工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一個窮山僻壤裡的小寺廟,怎麼能有這麼多的田地,連小衙內都不相信了。
“回少爺的話,山中寺與馬陵縣歷任縣太爺,還有卸任的幾個官老爺,關係都非常好。”
“本地所有轉讓土地的紅契,也就是官府呈驗後,已蓋上官印的文書都不算數,只能當做無效的白契。”
“所有的地契,官府檢驗後,還必須經山中寺核准後,才能生效算數。”
“否則就是私相授受,既違犯國法,亦藐視佛家清規,為懲戒刁頑,其土地應一律沒收,歸寺院守業。此後土地的一切生息,均由寺院代管。”
“一兩百年下來,他們才發展壯大到今天這種地步。”
(注:這段故事和相關資料,是根據1950年《華東土改典型材料》中,所載《湖心寺,淮安的黑地獄》一文改編)
心直口快的董文英,受不了這種壓抑的氣氛:“從今天開始,你們不用受氣、受欺負了。”
“你回去通知鄉親們,新沂河工程需要大量的農民工幹活,壯勞力管飯管工錢。你們的婆姨,也可以到工地上洗衣做飯,最起碼管三頓飽飯。”
“表現優秀者,以後就到我家少爺的田莊種地。糧租只收四成,借貸利息也只有四成。這不是驢打滾的複利,就是手指頭都能算出來的單利。”
被驚的外焦裡嫩的滕氏父女,像泥塑菩薩一樣站住了。
“別瞪眼珠子了,你家窮的就剩命了,有什麼好騙的?”
喜歡明末榆林小衙內請大家收藏:(www.630zww.com)明末榆林小衙內【630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