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明末榆林 > 第28章 秸稈發酵

第28章 秸稈發酵(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漢末亂雲飛開局十選三,召喚十神將稱霸異世大唐:吾父趙王李元霸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皇宮樂府琴手與歌女大明:躺贏公主,皇后求我做駙馬穿越大明:啟用木匠皇帝系統武瞾之謎:一代女皇的成長之路帶著美女闖三國帶著AI去穿越穿越原異界尋仙奇門故事匯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抗戰之烽火燃血中醫大師扁鵲沈家大小事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漢末浮沉書五胡明月

小衙內的解決方法,就是把明朝非常普及的石鹼(碳酸鈉),利用其受潮或者長期存放後,與大量二氧化碳接觸,而生成小蘇打。再用小蘇打清洗毛絨,就能解決這個難題。

兩者的區別也非常簡單,明朝石鹼(碳酸鈉)腐蝕性強,而小蘇打即使放在嘴裡,也不會感到燒口。

小蘇打作用廣泛,在食品飲料、醫藥衛生、農業畜牧、清潔洗滌等方面,都可以大顯神威,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化工產品。

一般駱駝、犛牛、綿羊、山羊的毛絨分成兩種。長而粗的動物毛髮,只適合做繩索、城牆防箭用的毛氈、士兵野戰用的外披或者露營毛氈。

細、短、密的高檔動物絨毛,才是編織毛線衣或者高檔地毯的最佳材料。

尤賀氏手裡用兩根竹針,正在織的毛線帽子,就是小衙內教給她的方法。現在已經在整個榆林衛所的婦女圈,快速風靡起來。這也是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北方婦女最流行的業餘活動。

陝西榆林過去依託邊境,有“駝城”的稱謂,本來就有強大的毛絨加工基礎。基本工序如清洗、晾乾、彈花蓬鬆、柔順、碾壓、分類、分團、梳棉、旋轉揉成粗紗、不斷梳理和重新融合、捻線和捆紮等多道流程,早就掌握了。

直到二十世紀末,西北部分地區的牧民,還在使用傳統純手工方法,製作簡單必需的毛絨產品。

毛紡織與棉布紡織原理相同,本質都是如何處理纖維。大明能工巧匠很多,在現有機器裝置的基礎上,稍加改良創新,就能提高生產效率。

最重要的是,做到產品分級定價,增加附加值。上等駝絨、山羊絨毛當然是精工細作,賣個好價錢。中下等原材料,製作普通毛氈或者毛線,價格相對低廉。

這樣能兼顧有錢人和窮人的不同需求,還可以充做軍需品配發榆林軍隊。

舊唐書記載過唐軍披毛毯禦寒:“及遲明戰,吐蕃盡寒凍,弓矢皆廢,披氈徐進,元光與回紇隨而殺之蔽野。”

現在尤賀氏帶領榆林衛的老弱婦孺,就可以利用小蘇打,清洗出乾淨無味,油脂去除乾淨的毛絨,編織高檔毛毯或者毛線,實現產品質的飛躍,達到產業升級的目標。還能為北方百姓提供新的就業崗位、新的冬季禦寒材料。

那些加工好的毛線團,經過婦女的雙手,可以織毛線褲、毛線衣、毛線帽、毛線手套和圍巾,是僅次於棉花的服裝原材料,其重要價值不言而喻。

最重要的是,小衙內希望透過毛絨皮革產業,加大與所有韃子部落的貿易合作,儘量減少對抗摩擦,爭取互惠雙贏和鑄劍為犁,避免鷸蚌相爭,讓建奴這個漁翁得利。

當時的大明,約有兩億人口,消費基數非常大,又恰逢小冰河天災,急需禦寒原材料。明末的棉花價格不算便宜,產量也不能滿足國內需求。

而大明旁邊,就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牧場、最龐大的遊牧民族、產量最高的毛絨原材料,不用搞什麼羊吃人運動,就能實現毛絨產業的突飛猛進。

這種互補、互利的平等合作關係,還有可能實現民族和解甚至團結,何樂而不為?能用貿易解決的事情,就儘量不要用刀劍。

當然,所有的商業貿易,都要學習美帝的先進經驗,用強大的軍事力量保駕護航。還要把所有獸性大於人性的傢伙,消滅乾淨。因為和平依賴於威懾。

第六個致富經專案,是秸稈發酵處理,可以有效提高大明冬季,北方的牲畜飼養效率。

最簡單的方法有兩種,其一是採用自然發酵法,即把乾枯秸稈投入到地窖裡,塞滿密封后,經過密閉厭氧微生物發酵,調製成具有酸香味、適口性好、營養損失少、飼料轉化率高、提高適口性、便於長期儲存、消化利用率高等優點的,優質牲畜飼料。

目錄
快穿:誰都擋不住我給男配續命被雷劈到女尊世界後精靈:從蚊香蝌蚪開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