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漢代名將李廣資料 > 第15章 孝堂山“郭巨”墓祠

第15章 孝堂山“郭巨”墓祠(第1/2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小巷人家不就是讀書嗎冷我一世,重生遠離他卻哭紅眼天吶!小姐竟有兩幅面孔穿書成反派蕭女俠的自救指南風吹芣苢原神:不會做反派,但我會惹情債時代浪潮中的追夢者你不該背叛我們的婚姻人回家的路有多遠開局被猴子收養王爺很忙,帝尊很撩,劇情炸炸炸霍格沃茨:老祖宗又帥又強繼女服下絕育藥離府後,大少慌了重生後救贖重生歸來當逆徒在盜筆世界當萬人迷夫君是反派?逃荒路上我殺瘋了!戲相逢之仙路漫漫與君惜重生甜寵:洛少的心心戀龍珠:我有系統,你們修煉真慢

山東肥城縣(注:現已併入濟南市長清區)孝堂山的“郭巨”墓祠,實際上應稱為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築石刻房屋建築,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以下是對該墓祠的詳細介紹:

一、基本資訊

名稱: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位置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孝裡街道南的孝堂山頂

建造時間:大致建造於東漢初年(1世紀左右),具體年份可能稍有出入,但屬於東漢早期是確定的。

性質:孝子郭氏墓地附屬之祠堂

二、歷史沿革

早期記載: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已有記載,稱之為“孝子堂”。

名稱由來:北齊時,人們普遍認為該墓是二十四孝之一的郭巨之墓,因此稱為“郭氏墓石祠”。

保護狀況:196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建築特色

建築材料:用青石仿照漢代民居建築的形象並縮小比例砌成。

結構佈局:祠堂坐北朝南,東西長4.1米,南北寬2米有餘,高2.6米。 室內由一根八角石柱分為兩間,面闊3.09米,進深2.08米。牆壁為厚約20厘米的石板,屋頂為單簷懸山式,由石板接成,石板上雕有屋脊、瓦壟、連簷等構件的形象。

裝飾藝術:其內石壁和石樑上遍佈精美的線刻圖畫,畫像題材廣泛,包括朝會、拜謁、出遊、狩獵、百戲等漢代貴族墓葬石刻的常見題材,以及伏羲、女媧、西王母、周公輔成王、孔子見老子等神話、故事題材。這些畫像刻畫細膩,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

四、文化價值

歷史價值: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築石刻房屋建築,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石刻藝術史以及漢代社會生活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藝術價值:其內石壁和石樑上的線刻圖畫,不僅展示了漢代高超的雕刻技藝,還為研究中國繪畫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文獻與書法價值:石祠內的題刻和後來的題詞,在文獻與書法上均有一定的價值。

五、旅遊資訊

參觀地點: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孝裡街道南的孝堂山頂

開放時間:具體開放時間可能因季節和節假日而有所調整,建議提前查詢相關資訊。

交通方式: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自駕前往,具體路線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

綜上所述,山東肥城縣(現濟南市長清區)孝堂山的“郭巨”墓祠(實為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是一座具有深厚歷史底蘊和文化價值的古建築,值得遊客和學者前往參觀和研究。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的建築風格獨特且富有歷史底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建築材料與結構

建築材料: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全部用青石砌築而成,這種選擇不僅體現了古代工匠對石材特性的熟悉運用,也彰顯了建築本身的堅固與耐久。

結構佈局:祠堂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4.1米,南北寬2米有餘,高2.6米。室內由一根八角石柱分為兩間,面闊3.09米,進深2.08米。這種佈局既符合古代建築的對稱美學,又體現了空間的合理利用。

二、屋頂設計

屋頂形式:屋頂為單簷懸山式,由石板接成,石板上雕有屋脊、瓦壟、連簷等構件的形象。這種設計不僅模仿了木構建築的屋頂形式,還透過雕刻增加了屋頂的裝飾性和藝術性。

裝飾細節:屋頂上壓以石刻大脊,兩旁刻排山溝滴,各部分表現齊全,展現了古代工匠在石材雕刻上的高超技藝。

三、裝飾藝術

目錄
我在地獄遊戲裡當臥底盜墓:扶棺現世遊戲王:開局一套黑魔導鬥羅:成了唐三小師妹後想擺爛HP之橘香四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