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晉楚鄢陵之戰(3)(第1/3 頁)
“大王,臣以為,我們必須立即發動攻擊,先發制人,越快越好。
現在晉國的盟軍還在路上,如果等他們到了,雖然他們戰鬥力一般,但畢竟是齊、魯、衛、宋四國聯軍,哪怕是站著吶吶喊,對我們來講都是威脅。
現在他們思想不統一,行軍速度奇慢,我們只有迅速拿下晉軍,他們一定會聞風而逃。”伯州梨繼續說。
楚共王問:“伯大夫認為什麼時候發起攻擊為好?”
伯州梨斬釘截鐵似的說道:“明天清晨我們便列陣進攻。”
“好!”楚共王一揮手,“明天全軍列陣進攻!”
楚共王還不放心,他問伯州梨:“伯大夫,你再給大家講講晉軍的作戰特點吧。”
“晉軍協同作戰能力確實略勝我們一籌,但單兵作戰能力不及我軍,大規模的混戰,我軍也不輸於晉軍。
所以,如果破壞他們的協同性,那他們的戰力將大大降低。”伯州梨對楚共王講。
楚共王點點頭,說:“那如何破壞他們的協同性呢?”
“逼迫他們無法結陣。”伯州梨接著說道,“明天我們將三軍向晉軍前推至他們營前,率先佔領他們營前空地,那晉軍將無法結陣。到時大王親自擂鼓,我軍可一鼓作氣,擊潰晉軍。”
楚共王大喜,吩咐依計行事。於是,6月三十日凌晨,楚軍向晉國軍營進逼,大軍連夜在晉軍營前列陣。
晉軍一看,這可不得了,因為留給晉軍列陣的空間已經完全被楚軍壓縮!
要知道,春秋戰場可不是大軍一到,雙方便叫囂著互相進攻。
打個仗是有規定的,那便是先列陣,大家先選好一個戰場,然後各自在兩邊列陣。鼓響而戰車衝鋒,士卒隨後衝殺,最後看誰頂不住了撤退。
作為當時以戰車為主力的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如果不給戰車留下佈陣的空間,那便意味著失敗。
當然,這個規矩也約束了楚軍,使楚軍未抓住晉軍未列成陣的機會發起突襲。楚國,已徹底把戰爭禮儀套到了自己頭上。
年輕氣盛的楚共王,需要的是與晉軍來一場真刀真槍的對戰,然後就象父親楚莊王一樣,把晉軍打得大敗。
晉軍緊急召開了會議商議對策。
由於郤犨出使各諸侯國去搬聯軍尚未歸來,各諸侯國軍也悉數未到,士燮又以聯軍尚未集結為由,建議不宜與楚開戰。
這當然又遭到了大家尤其是郤氏叔侄三人的嘲笑。
士燮多麼希望,待聯軍集結,楚軍就會知難而退。
只要不打起來,楚國留著實力,那以晉厲公為代表的晉國公室與各公卿大夫家族勢力的平衡,就不會被打破。
中軍將欒書也希望等到聯軍集結再開戰,作為聯軍統帥,他必須一戰而取得勝利。
否則如果戰敗的話,他是第一個被處理的人,所以他需要更多的保險。
欒書對晉厲公道:“主公,楚軍勢強,我們應先加固營壘,不宜與之爭鋒。用不了幾天,楚軍士氣必落。
待衛、齊、魯、宋等聯軍齊至,楚軍必心生畏懼,到時我們再一鼓進軍,必能大獲全勝。”
但新軍佐郤至卻發表了令人熱血沸騰的意見:“想當年,對秦韓原之戰,我軍敗北,先君惠公被俘;
對狄箕地之戰,我軍雖勝,但元帥先軫戰死;對楚邲地之戰,我軍大敗。
這些都是不能忘記的國恥。今天國君率我們到此,遇強敵未交戰而怯,這是再添一恥!
雖然,聯軍尚未集結,但臣觀楚軍,有六不足:
一不足,楚軍統帥令尹、司馬不和,二卿內鬥多年,相互排斥;
二不足,楚王親兵已經老舊弱兵,不復當年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