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漢代書法碑帖(第2/6 頁)
價為書法藝術性很高的作品,歷來被推為隸書極則。
漢代《禮器碑》的相關資訊如下:
一、基本資訊
碑刻時間:東漢永壽二年(156年)
別稱:“韓明府孔子廟碑”等
書法型別:隸書書法作品
碑文內容:主要記述了魯相韓敕為孔廟添設禮器的事蹟及其功德
二、碑刻尺寸與形態
尺寸:碑身高173厘米,寬78.5厘米 ,厚20厘米
形態:為圓首碑
三、碑文內容概述
碑文詳細記載了魯相韓敕在東漢時期修建孔廟併為孔廟添設了各式各樣的禮器的功績。
官史和黎民百姓一起出資刊刻《禮器碑》以歌頌韓敕的功德。
碑陽末3行及碑陰、兩側刻有104人姓名及捐款錢數。
四、書法藝術特點
筆畫瘦勁且有輕重變化,結體緊密又有開張舒展,捺角粗壯斜行,長波尾部尖挑。
風格質樸淳厚,用筆瘦而不弱,纖而能厚,起筆、收筆都乾淨利落。
線條剛柔相濟,收筆處多方折、粗壯,輕重的反差給人以很強的節奏感。
書法結體平整中見險絕,寓奇險於平正,寓疏秀於嚴密,奇古中求變化。
整體神清氣健,沉靜肅穆,典雅秀麗,清超絕塵。
五、影響與評價
《禮器碑》的書法藝術和刻工達到了登峰造極的藝術境界,對唐代楷書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具有深遠的影響,歷來被金石家、書法家奉為隸書楷模。
六、補充資訊
碑文中詳細列出了捐款人的姓名和捐款金額,體現了當時社會對於文化事業的重視和支援。
《禮器碑》不僅具有書法藝術價值,還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是研究東漢時期社會文化和書法藝術的重要資料。
第三節《曹全碑》
刻立時間:東漢中平二年(公元185年)
藏處:西安碑林博物館
特點:文字結構端莊,波勢長而美,運筆生動,有豔麗之感。被認為是漢碑隸書的典範之作。
《曹全碑》呀,這是一個超級有趣的話題呢~ 讓我來詳細介紹一下吧~
首先,《曹全碑》的全稱是《漢合陽令曹全碑》,也可以叫《曹景完碑》,因為它的主人公曹全字景完呢~ 這個碑是東漢王敞等人為了紀念合陽令曹全而立的,立於東漢靈帝中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85年)的十月哦~
關於這個碑的 規格,它高253厘米,橫寬123厘米,上面碑陽有20行,每行45字;碑陰題名則有33行,分成了5橫列。整個碑上一共有1165個字呢!
這個碑在明萬曆初年在合陽(現在的陝西合陽)的莘裡村被髮掘出來,不過據說在明代末年的時候,碑石斷裂了,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都是斷裂後的拓本。現在,這個珍貴的碑被儲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館裡,北京故宮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也藏有它的明拓本哦~
從藝術價值來看,《曹全碑》可是東漢末隸書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呢! 它的書法風格特別秀美,結字勻整,用筆方圓兼備,但以圓筆為主,真的是風致翩翩,美妙多姿呢~
而且,這個碑還記錄了東漢末年曹全鎮壓黃巾起義的事件,所以它也是研究東漢末年農民起義的重要歷史資料哦~
總的來說,《曹 全碑》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還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呢~ 真的是一塊超級厲害的碑呀~
《曹全碑》中主要記載的是東漢末年曹全鎮壓黃巾起義的事件,而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