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第1/2 頁)
1782年5月,大陸軍上校劉易斯&iddot;尼古拉(1717-1807)寫信給華盛頓,勸他擔負起合眾國國王的重任,建立以華盛頓為國王的軍人統治。環顧當時的世界潮流,尼古拉的建議並不是什麼離經叛道的異端邪說,在那個時代,大清帝國還處在三月無君惶惶如也的狀態下,而歐洲也普遍認為,人民治理國家最終只會導致無政府主義和天下大亂。
可是華盛頓看著部下來信,卻是&ldo;懷著詫異和震驚的心情&rdo;,仔細讀完後,當即回覆:&ldo;請相信,先生,在這場戰爭中,再沒有什麼事情比從您那裡得知在大陸軍中存在著如您所表達的這類想法更令我感到痛心的了,而且我必須以厭惡的眼光看待此事,並嚴厲地進行斥責。&rdo;
他告訴尼古拉:&ldo;我感到茫然,無法想出究竟是我的什麼舉動鼓勵您呈上這樣的一份請願書,而這份請願書在我看來充滿了所能降臨於我國的最大的不幸。如果我對自己的認識無誤的話,您將不會找到比我更對您的計劃感到厭惡的人了;……我想告誡您,如果您還關心自己的國家,關心您或您的子孫後裔,或是尊重我的話,就請將這些念頭從腦海中趕走,而且決不要透過您或任何別的人傳播類似的觀點。&rdo;華盛頓之所以這樣做,既非韜光養晦,亦非的故作姿態。也許有人會說,就是華盛頓當年想當國王,在當時的美利堅合眾國也未必就能如願以償,他之所以沒有把手伸向王冠,是因為他知道沒有成功的希望。我不知道華盛頓是否也有過如此私念一閃,但我敢說,即使華盛頓內心真的是基於這種考慮才嚴詞回絕了尼古拉的建議,也絲毫不會減損華盛頓身上人性的光輝。
古往今來,並不成功的手,伸的還少嗎?現實裡何曾少過劫掠失敗的強盜、奪權身亡的政客、不惜代價的賭徒?如果華盛頓頭腦發熱,為一頂皇冠賭一把,成不成是另一回事,至少美國的歷史會因此而改寫。
1782年11月30日,英美簽訂預備性的和平條約。1783年2月4日,大不列顛宣佈停戰。獨立戰爭結束了。美國的自由之樹,是鮮血所澆灌。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至少有二萬五千多名美國人死於戰場,差不多相當於那時美國總人口的1。死亡比例之高,在美國歷史上,僅次於南北戰爭。華盛頓不想再看到騷亂和流血。權杖或皇冠,並不比同胞的生命、自由和幸福更值得尊重和眷念。
1783年3月10日到12日,在華盛頓的司令部所在地,紐約東南部的小鎮紐堡,軍官中流傳著一批匿名傳單,抗議欠發薪俸,揚言不公正待遇要是得不到糾正,陸軍將自作主張,公開反抗邦聯國會。在軍人的不滿中,華盛頓看到的是對自由的潛在威脅,而不是攫取權力的有利機會。
華盛頓迅速果斷地採取了行動。3月11日,他不僅禁止軍官舉行未經批准的集會,而且明確表示不贊成紐堡請願書。3月15日,華盛頓在紐堡召開了軍官大會。他呼籲軍官們不要&ldo;開啟內亂的閘門&rdo;,而應&ldo;讓你們的子孫後代在談到你們為人類作出的光輝榜樣時,有理由這樣說,&l;倘若沒有這一天,世界決不可能看到人效能達到如此至善至美的境界&r;。&rdo;
部屬們似乎不為華盛頓的言辭所動。演說快結束時,華盛頓從口袋裡掏出國會議員約瑟夫&iddot;瓊斯保證公正對待軍隊的信,拿出一副很少軍官見他戴過的眼鏡,動情地對軍官們說:&ldo;先生們,請允許我戴上眼鏡。為了這個國家,我不光熬白了頭髮,還差點弄瞎了眼睛。&rdo;一些先前有兵變之心的軍官被華盛頓感動得掉下眼淚。華盛頓要軍官們相信國會。最後軍官們表決透過,事情交由華盛頓處理。在他向邦聯國會匯報了事件的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