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抓質量,保安全(第2/3 頁)
“遠方,與別的鎮村企業相比,公司的勞動保護做得還算不錯。”
“周總,歐美企業非常重視勞動保護,工廠出現人身傷害事故,不僅要付出鉅額賠款,還要接受政府部門行政處罰,企業很可能因此破產倒閉。
目前,國內這方面的制度還不健全,未來肯定會出臺相關規定,加大勞動保護力度。
另外,員工的自我保障意識也會提高,將來發生安全事故後,員工及其家屬會提出更高的賠償要求。
再說,員工們跟著我們來創業,這就是感情,要尊重他們、保護他們,想辦法改善工作、生活條件,提高工資福利待遇,讓他們分享公司發展紅利。”
周海濱深有同感地說道:“公司確實不能虧待這些老夥計,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能拖欠員工薪水。
公司與鎮機關一樣,每月13日發工資,要比石門山鎮的鎮村企業平均工資高。待遇好了,員工就有了幹勁,公司也就能夠發展。”
李遠方抬頭,看到一個員工低頭在水龍頭下,嘴對嘴喝水,急忙說道:
“車間西南角那塊空地,放一張桌子,上面擺放些涼開水、冰鎮飲料,給員工們解渴。公司對員工好,他們才會對公司好。
等將來公司發展了,可以考慮讓部分貢獻大的員工入股,年底根據股份分紅,他們對公司就有了歸屬感,真正做到以廠為家。”
二人說著話,走到正在檢查鑄件質量的董明軒身旁。
“明軒,第一批鑄件質量怎麼樣?”
“首次鑄造共生產了40件產品,沒有出現廢品。其中,3件有沙眼,2件有氣孔,1件有夾渣,這些缺陷都不太嚴重,已經用電焊機修好了。只是有19件出現裂紋,不太好修理。”
“裂紋數量近半,肯定是工藝方面的問題。”
李遠方讓董明軒找到有裂紋的鑄件,仔細端詳起來。
只見裂紋發生在截面厚度急劇變化之處,大小粗細不均,形狀曲折而不規則,表面呈現氧化色,無鑄鐵的金屬光澤。
“這是熱裂紋,因為生產工藝不合理,鑄件在凝固末期收縮受阻引起,開裂處又得不到金屬液的補充,凝固後就會出現這樣的裂紋。”
他先看了砂型,又對照著圖紙,拿尺量了木模和砂型的盡寸,指著砂型上的冒口,點頭道:
“問題就出在這裡,冒口頸的尺寸偏小,限制了鑄件的自由收縮。理論上要求冒口頸的直徑為0.6-0.8倍熱節直徑,太小或太大都不好,我們就取0.7倍。”
周海濱有豐富的鑄造經驗,仔細看過之後,認同李遠方的觀點,吩咐車間主任:“把砂型的冒口修整到李主任說的尺寸。”
“把這些有裂紋的鑄件全部砸碎,重新回爐融化。”李遠方嚴厲地說道。
周海濱勸說道:“遠方,這些鑄件上的裂紋可以用焊接的方法修補,同行業大多數這樣處理的。
公司幹出了第一批產品,員工們很有成就感,讓他們砸碎自己的產品,大家有些捨不得!”
李遠方堅定地說道:“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公司新成立,只有靠過硬的產品質量才能一炮打響。
這些裂紋出現在鑄件受力部位,即使焊接修補,仍然存在著質量隱患。
第一批產品出現問題,以後即使付出十倍的努力,也不能挽回影響。
為了公司的長遠發展,必須把這些有裂紋的鑄件全部砸掉。”
“好吧!”周海濱無奈地說道,召集了公司全體員工現場觀看。
韓劍濤帶領四名工人舉起大鐵錘,很快把這些鑄件砸碎。清脆的金屬聲音敲打著員工的心,質量意識深深地紮下了根。
李遠方嚴肅地說道:“質量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