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原來姑姑一直都在(第2/3 頁)
擋了一槍,死在了父親的懷裡。”
“溫氏的滅門慘案很快就傳遍了京城,姑姑姑父聞訊也很快趕回來了,姑姑跪在爺爺奶奶靈前,三天三夜一滴水一粒飯都未進,當時她已經懷孕二月有餘。”
“溫氏實力大減,旁支怨恨爺爺奶奶因為姑姑誤了家族,也責怪姑姑因一己之私罔顧家族,不願意遵奉父親為家主,一時間,溫氏內鬥不亂。”
“那個養子的家族很神秘,因為內鬥才將幼子送往北方拜託摯友照顧,養子的兄長聽說了聽說了溫氏慘禍很快就帶了一批人趕來了溫家,在他的幫助下,旁支暫時被壓制住了。溫氏家族的老族長也趕來了京城,他九十多歲了,在大家族中德高望重,無人敢不尊敬他,他出面扶持父親坐上了家主之位。”
“然後按照祖訓‘背棄家族者,無論男女,一百鞭刑,生死不論’,老族長命人執行了家法,姑姑受了四十九鞭,後背被抽的血肉模糊。姑父跪在一旁求情,卻被老族長訓斥‘汝非溫家人。’是養子不顧身上的傷替姑姑擔下了五十鞭。”
“姑姑被人按著跪在靈堂前和養子拜堂成了親,姑姑失去了第一個孩子,第一個姑父也被趕出溫家,他們應該再沒有相見過。養子以溫家女婿的身份替溫家報了仇,沈家嫡系二十幾人全部慘死,姑姑親手殺了沈昭澄,後來上位的是沈家旁支,京城沈氏自此淪為三流世家。\"
“姑姑做主為父親求娶了母親,然後就跟隨養子南下,那日姑姑一步一回首,父親自始至終未回頭。幾年後,姑姑誕下一對龍鳳胎,父親派人送去賀禮,但並未親自前去。姑姑和第二個姑父相守了十五年,姑姑在愧疚和悔恨中鬱鬱而終,第二個姑父也一併去了。”
“那日見到燕則姝,我便覺得有種奇特的感覺,然後又聽你說了關於她的家世,我便已經猜出她的父母便是姑姑與第二個姑父。”
講完家族往事,阿梨心裡只餘一片悲涼,溫氏與沈氏的孽緣,真是連綿不絕。
霍韞年也是第一次聽說這些,驚訝之餘,也對自己那個看起來一臉嚴肅的岳父有了更深的瞭解,活下來的人才是最痛苦的,親眼目睹至親至愛慘死,唯一的姐姐也離開了,這三十多年來該有多難熬。
“父親能看著姑姑承受那四十九鞭,十五年間未給姑姑寄去隻字片語,為什麼又在姑姑離世後跪在爺爺奶奶墳前咳血不止,如今又要親自給姑姑的女兒送去新婚賀禮,我其實並不理解。”
霍韞年吻去了阿梨眼角的淚,嘆息道:“也許岳父從未恨過姑姑,只是不知道如何面對罷了,十九條人命,摯愛也為自己而死,偏偏這一切又與姐姐有著脫不了的干係,當時岳父也不過十八歲,他根本無法承受,所以選擇了逃避,也沒有其他辦法了。”
“姑姑臨走前叮囑父親要守好家族,或許就是這句話成了父親的執念,所以父親特別沉迷工作,在我少時的記憶裡,他是一個很忙碌的父親,”阿梨聳了聳鼻子,“我也是在知道這些後,才明白他為何會不過問我就答應你的求娶,他害怕悲劇重蹈覆轍,也貪慕霍家的權勢。”
可是能明白,不代表可以接受。
她是個活生生的人,不是擺在明窗裡供人挑選的貨物。
霍韞年不敢說話了,只顧在阿梨耳尖落下細細密密的吻。
“見過燕則姝後,我突然想起了很多細節,其實家裡許多地方都是可以看見姑姑留下的痕跡的。家中牆壁上隨處可見的玫瑰花畫作,右下方都有一個姝字,父親說過都是溫家先祖所做,如今想來那些應該是姑姑的作品;家中的藏書很多本里都有玫瑰花制的書籤,還有的上面留有筆記,字跡娟秀,那些恐怕都是姑姑留下的;而且最明顯的,其實是爺爺奶奶身旁的一座墓,碑上無一字,我們還以為是為爺爺奶奶失去的孩子立的,想來大概是父親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