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章 神農氏返回了他的天國(第1/2 頁)
謝昭昭倒是希望這個人說得是真的,就像袁爺爺從來都沒有離開我們一樣。
可是……
謝昭昭說:“他不在了。”
在那之前的任何時候,謝昭昭都沒有想過他會離我們而去。
謝昭昭調整了一下心情:“他走的那天,風颳得很大,天氣真的很差很差,就像上天也在傷心。
而我好像,和他有過一面之緣,在教科書上,在飯桌上,在人間裡。
你們不會知道,他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
就像,我們一開始也不會對聽聞中十里長街送總理這件事情有很深的感觸。
阿光將長沙全城送別袁爺爺的場面轉播到天幕上。
2021年5月22日下午1點10分,一輛輛靈車從醫院緩緩行出,長沙寬大的主幹道上,靈車所過之處,車輛都停下來鳴笛致敬,向袁老送別。
街道兩旁全是人,沒有任何計劃,每個人都是自發的想要送他最後一程
他們跟著靈車一路奔跑,所有人都痛哭流涕。
一聲聲的“袁老,一路走好”此起彼伏。
這些聲音裡,有老人也有小孩,還有專門從外地驅車趕來的。
人們冒著雨,手裡捧著鮮花或拿著稻穗,眼含熱淚,高聲呼喊著袁爺爺一路走好。
或者,有人喊著:“袁老,您別走。”
一個人,他到底要多偉大,才能讓人們本能地拒絕他的死亡呢?
眾人看到袁老離開的路上,無數群眾奔跑送行的畫面,傾一座城送別一個人。
“華國的人,果然是不可戰勝的。”
“這樣的人,他將會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我想,我可以明白華國人民對他的感情了。”
前面還理直氣壯地想要雜交水稻培育方法的人羞愧的低下了頭,瞬間沒有了剛剛那股理所當然的氣息。
東明國的皇帝看著這一幕,心裡有種莫名的欣喜。
他統治下的國家已經這麼富強了,等他百年之後,他的子民應該也會像這樣捨不得送別他的吧?
不!
他的子民應該更加不捨得,整個場面起碼比現在天幕上看的這個場面更加壯觀!更加盛大!
鏡頭緩緩拉近,殯儀館外前來悼念的群眾排起了長隊,鮮花不斷被送到袁老的遺像前。
其中還夾雜著大家手寫的悼念詞。
「這世上沒有神仙,也無需立廟,因為每一縷升起的炊煙,都是飄自人間的懷念。」
「風吹過稻田,我就會想起您。」
「今天我也有乖乖把飯吃完。」
「禾下乘涼夢,一定不只是夢。」
……
看著天幕上這一張張的紙,字字句句裡全是對他們那個國家的袁老的思念和不捨。
謝昭昭也在這個時候想起了那句:“神農氏返回了他的天國,留下人間稻米滿倉。”
想起來剛剛某些人的話,謝昭昭覺得很不甘心。
謝昭昭:“袁爺爺都已經九十一歲的高齡了,但他依舊堅持到研究基地工作。
那天他和往常一樣走在研究基地時,突然感到眩暈,不小心就在研究基地摔了一跤,之後就引發了身體不適。
他在最後有意識的時候,就問了兩件事。
一件是試驗田的稻子怎麼樣了,一件是問自己是不是快不行了,說大家辛苦了,不用太費力氣。
可他剛進醫院的時候還跟醫護們有說有笑的,說他自己老啦,不中用了,說你們不要為了我不吃飯,飯不能不吃呀。”
說到這裡,謝昭昭又些哽咽:
“在袁爺爺逝世的那一天,我們國家還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