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章 李白《將進酒》(第2/3 頁)
身為女子,也要用自己的方式以身殉國。
潼關淪陷,長安城已破敗,高適一路向西,路上全是顛沛流離的百姓。
這一幕大大的刺痛了雲殤大陸所有普通百姓的眼睛。
曾幾何時,他們也像電影裡的那些流離失所的人一樣,到處都找不到自己的安身之處。
自古以來,那些朝臣貴人從來都不會管百姓如何,只想掙得他自己的權勢。
這是華國厚重的歷史,卻也是他們前不久的經歷!
高適上陣殺敵時,又回憶起了他和李白最初相識的場景,宿命感在這一刻達到頂峰!
看到高適得知李白被赦免,高適這一刻真實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尤其是,李白笑吟著“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身影出現在熒幕上。
謝昭昭的眼淚又一次忍不住了。
小皇帝卻是對這句詩似懂非懂,對此只覺得可能是小姑姑實在是太想她的老祖宗了吧?
謝昭昭有些哽咽:“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學過這首詩。
我對這首詩的理解僅限於,不就是李白他在早上的時候從白帝城出發,晚上就到了江陵這個地方嘛。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不就是他的船已經行駛過很遠了,但是能聽到兩岸的猿猴的啼叫聲嘛,不就是想寫他行船的速度很快。
我覺得自己已經讀懂了這首詩了。
可為什麼當時老師還是說我們那時候還不能真正地讀懂這首詩。
可現在,我想我真的懂了。”
語文的教育是有滯後性和長期性的。它就像是一個閉環。
也許在多年後的某一個瞬間,你突然間意識到了什麼,那就是子彈命中的瞬間,這時的教育才算完成。
這樣謝昭昭突然間想起了,高三畢業要離校的那天晚上,宿舍只剩下了她和她最要好的朋友。
那時候她們打著地鋪,躺在地板上嘻嘻哈哈的聊了好久,直到兩人都沉默了。
她開口說:“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在那一瞬間,謝昭昭的心情和她現在再次去讀“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心情是一樣。
或者這就是古詩的魅力,哪怕經歷了數千年的時間。依舊會給她心重重一擊。
雲殤大陸的小朋友們一開始對天幕上精美的畫面非常感興趣,可最後因為時長太長而失去了耐心。
一旁的老夫子嘆息:“這電影啊,好是好,但是太長!長到孩子們根本沒有耐心看下去。”
小皇帝能看到彈幕,他回懟:“這電影應該是太短了!
短到唐朝還有很多的詩人,例如王維、張旭等等也只能匆匆一瞥。
短到裝不下李白、高適還有盛唐幾十年的燦爛!”
書院的人們紛紛附和:“就是,這樣的電影應該再多一些!再長也不會嫌棄!”
“雖然這是一場很令人震撼的電影,但是我不太能理解,為什麼大長公主哭得這麼慘啊?”
謝昭昭擦乾了眼淚,這才解釋:“怎麼形容呢?就好像多年前射出的箭,現如今正中靶心。
為什麼哭呢?
可能是因為那璀璨奪目的中華民族的文學作品。
可能是因為我明明知道他們每一個人的生平,知道他們的結局,知道他們平生鬱郁不得志,可我卻是看著電影裡的他們由滿腔熱血變得心灰意冷。
也可能是因為我想起了曾經像先人們一樣努力不懈,有遠大夢想的自己吧。
我以為早已模糊的記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