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1/3 頁)
社會課主要就是介紹簡單的社群及社會觀念,比較城市與鄉村的發展形態。到高一點兒的年級,就開始上些簡略的歷史及地理課程,以及臺灣發展、社會現狀的介紹,裡面一切有關臺灣社會的內容都是那麼和諧美好、欣欣向榮。
小學的一天
我以前讀小學時,早上七點半前要到校。不過可能是住得離學校太近,過於鬆懈,所以還是幾乎天天遲到。一遲到,校門口就會有許多糾察隊在登記班級名字,並報告老師,有時候還會罰站,再統一帶回教室。
早上到學校後就開始早自習,然後會分派打掃任務,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掃地區域。另外學校外圍環境也要出去打掃,只不過常常會順便出去買零食。
早上時間會有校內廣播節目,都是小朋友們自己錄製的,每天會有不同主題。有時候居然還會有&ldo;訪問臺北市長&rdo;這種節目出現,不過這個&ldo;市長&rdo;也是小學生自己充當,所以也常常出現許多小學生一廂情願的問題及答案。
八點左右要升旗,在小學三四年級時幾乎是天天要到操場升旗,不過到了六年級後,就不是天天升旗了。到操場前,各班都會先在教室前面走廊排好隊,然後音樂聲響起,就一班班地慢慢走下樓,向操場方向前進。當時的臺灣小學,以我在的都市區小學來說,一班幾乎都是五十幾個人,一學年約有十二三個班。所以學校操場比起大陸的小學,都大很多,足夠容納學校近四千個人聚集。
各班都走到定點後,臺上的司儀就會統一喊整隊口令,待整完隊後就開始升旗。這時,樂隊又開始演奏音樂,四個小朋友各拿著旗子的一角高高舉起進場,走到升旗臺上。升旗都會先唱歌,待唱完後,旗幟才會隨著歌聲緩緩升起。
升完旗就由校長、各室主任等人輪流上臺講話,不過基本上小朋友不太會聽,都在下面偷偷聊天。朝會完後全校就會來一段&ldo;國民健康操&rdo;,臺上總是有幾個同學在帶領做動作,小學時有被選上去做過一次,真是超丟臉的。每週一天是周會,就會請外面的講員或表演團體來校。周會比較講究,還要先讀&ldo;國父遺囑&rdo;及敬三鞠躬禮。不過周會時不用上課,坐在操場上就好了,臺上講得口沫橫飛,下面聊得也不亦樂乎。
小學大概的課程前面有講過了,另外就是體育、美勞、唱遊等課。臺灣的小學生,在體育課時最喜歡玩的大概就是躲避球,玩法簡單來說就是外圈的人拿球砸內圈的人,被砸到的就只好出場到外圈去。這樣,外圈的人越來越多,內圈的人越來越少,也越來越容易成為目標。後來幾年,日本以躲避球為主的卡通《鬥球兒彈平》大流行,我就看到一堆小孩子,玩躲避球時,當球一丟出去,總要喊些什麼力量球(或焰之球、龍捲旋風球、閃電球……)之類的,球上也被畫一些火焰之類的,然後學一些卡通裡華麗的投球動作(雖然說那樣在力學上根本使不上力),結果亂投還打到自己人,真是笨蛋小學生。除了躲避球外,體育課比較特別的還有教扯鈴,但是我只會讓它轉動而已,每次看到其他同學做出一堆超華麗的動作,都會很羨慕。動作都是有名字的,比如螞蟻上樹、巴黎鐵塔什麼的,並且每次都會看到有人在比賽拋高。但是有一次自己試著拋高,掉下來打到了頭,很痛,就再也不敢玩了。
美勞課有專門的美術教室,教些簡單的素描、水彩、剪紙、雕刻等東西,大部分是一邊玩一邊做的。唱遊就是音樂課,低年級時老師會把風琴搬進教室裡,一邊彈琴,小朋友們一邊在教室裡唱唱跳跳的。唱遊課可能是當時最喜歡的課了。到了中年級後,有音樂教室。在臺灣,小學幾乎都會教吹直笛,印象最深刻的是吹完一節課後,口水都會從直笛口流出。惡劣的死小孩們,還會